摘要
本书作者来自拥有最先进机器人技术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的研究长达30年,用极其生动的现实案例,将读者带到高空、深海、太空等极端环境,与读者一起探索未来人与机器人相处的模式。
智能机器的未来 人机协作对人类的工作 生活以及知识技能的影响 内容简介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警告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这是真的吗?
毋庸置疑,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利用人类期盼已久的智能机器,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单调乏味的任务,比如驾驶汽车。以制造完全自主机器人为目标的自动化在不断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新热情的同时,也令人为之忧心忡忡。
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工作领域因为智能机器的介入而发生颠覆性变化,那么传统意义上由人类扮演的角色,将来该由谁来负责呢?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书作者通过亲身体验与广泛深入的访谈,借助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其他机构的*新研究成果,把读者带到高空、深海、太空等极端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已经捷足先登,正在帮助科学家和探索者重新认识远古文明,测绘世界上*大的地质特征,甚至还开设了前往火星完成日常实验的“通勤飞机”。
不过,这些智能机器在天空、海洋和太空大展身手的同时,还向我们预示了各种危险、伦理困境和意想不到的结果:未来,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有可能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明德尔认为,我们在载人与无人、人工与自动化之间划出的那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对于理解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作用。
我们将看到人们操控机器人和利用自主机器完成工作,我们还将看到人机协作对人类的工作、体验以及知识技能的影响,所有这些并非对未来的想象,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导致工作性质与工作者发生改变(进而增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是智能机器本身,而是人机协作的创新方式。
智能机器的未来 人机协作对人类的工作 生活以及知识技能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机器人时代,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但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不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而是人类处于什么位置和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2章 深海探险:载人潜水器与水下机器人的博弈
水下机器人为我们拉开了“远程临场”时代的大幕。坐在距离海底世界千里之遥的“书呆子探险者”,可以身临其境般看到“泰坦尼克”号沉船和加拉帕格斯群岛的海底热液。
第3章 飞行安全:人类飞行员与自动化飞行系统的完美合作
伴随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崛起,在航空领域,人类飞行员与自动化飞行系统合作驾驶飞机已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手动飞行还是自动飞行,飞行安全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4章 远程战争:无人战斗机和现代战争中人类角色的重新定义
“捕食者”无人机的驾驶舱不仅是飞行员操控飞机的场所,而且是让现代战争所需要的人员(程序员、飞行员、传感器操作员、地面部队等)与信息产生联系的节点。
第5章 太空旅行:宇航员与机器人探索者的火星之舞
从50年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到今天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中国“玉兔”号月球车和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太空探索已进入了人类和机器人协作的新阶段。
第6章 未来世界:人类和机器人角色的重新定义
人类与机器人如何合作,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载人、遥控和自主技术共同演化,三者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
第7章 人机协作:一个美丽的科技新世界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并应用于现实的人类世界之中,与人类合作完成深海、太空等极端环境的探索任务。未来,我们所在的将是一个人机紧密协作的美丽新世界。
致 谢
智能机器的未来 人机协作对人类的工作 生活以及知识技能的影响 精彩文摘
深夜,在南美洲的巴西与非洲之间广袤的大西洋上空,一架客机正在高空飞行。突然,飞机遭遇恶劣天气,装在机头位置的皮托管迅速结冰。这些皮托管的任务是监测气流速度并将数据传送至控制飞行的计算机。本来,即使没有这些数据,这架飞机仍然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正常飞行,但程序控制器却做出了飞机无法控制的判断。
于是,自动化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停止工作,将飞机控制权交给了坐在驾驶舱里的两名飞行员:32 岁的皮埃尔·凯德里克·博南和39 岁的戴维·罗伯特。略感疲惫的博南与罗伯特尚在休息,突然接到驾驶飞机执行高空夜航的任务,他们不由得大吃一惊。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驾驶大型客机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何况他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亲自操控飞机了。
58 岁的机长马克·迪布瓦当时不在驾驶舱,因此,在集中精神驾驶飞机的同时,他们还要呼叫机长回到他们身边。
虽然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停止工作之后,飞机仍然在平稳地向前飞行,但是那些非常不利的飞行数据却让两位飞行员无所适从。一位飞行员将手中的操纵杆向后拉,坐在另一侧的飞行员却将操纵杆向前推,以致在一分多钟之后,飞机失去了控制。
2009 年6 月1 日,法国航空公司的447 号航班坠入大海,200 多名乘客与机组人员无一生还。飞机沉入大海,几乎不见任何踪迹。
对于全球性国际航空网络系统而言,一架客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这显然让人无法接受。于是,一场规模浩大、多方协作的搜索工作随之展开。几天之后,人们在海面上发现了法国航空公司447 号航班的一些线索。但是,要找到坠毁的飞机机身以及记录事故原因的“黑盒子”,则需要在海底进行大面积搜索。事实证明,搜索工作的进展非常缓慢。
两年后的一天,在客机坠海地点正下方3.2 千米深的位置,一架形状酷似鱼雷的“里莫斯6000”型无缆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承受着巨大的水压,以比常人步速略快的速度,在漆黑的深海里静悄悄地行进。它与海底的距离一直精准地保持在约60 米,因为在这个高度,超声波扫描声呐形成的图像最清晰。在扫描宽度为7.6 千米的情况下,机器人从回波信号中收集的数据多达数千兆字节。
由于是山区地形,海床隆起的坡度较陡。尽管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但偶尔还是会碰撞到海底,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受损。一共有三架机器人协同作业,两架在水下搜索,一架在海面的舰船上休息,以便人们下载搜索数据、给它充电,并制订新的搜索计划。
本文来自水中明月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