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善良与包容不该成为你我受害的理由
打响舌尖保卫战给健康一个交待
拿出勇气把问题食品掷出窗外
掷出窗外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深度观察 内容简介
《掷出窗外: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深度观察》分为五章,第一章列举了近年来曝光过的种种问题食品,从鸡鸭鱼肉到油盐酱醋,几乎可以这样肯定:绝大多数在中国长期生活的人都是问题食品的受害者,只是程度轻重不一罢了。不信?请细读。第二章列举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添加剂、农药化肥、抗生素、重金属等等,并告诉读者这些物质为何会出现在食品中以及有什么危害。第三章分析了食品安全领域常见的流言,比如转基因问题、植物催熟剂问题等等。第四章总结了当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原因,从媒体、商家、监管者、捎费者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第五章思考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为捎费者如何大可能、小代价的规避问题食品给出了三个锦囊。
掷出窗外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深度观察 目录
第1章 十面埋伏
牛羊肉
猪肉
鸡肉
鱼虾
蔬果
豆制品
大米
食用油
饮用水
乳制品
第2章 七种武器
非法添加物
违规添加剂
农用化学品19Ⅱ
重金属
抗生素
致病微生物
第3章 真真假假
洪水猛兽添加剂?
无毒无害纯天然?
有机食品更高端?
食品工业有原罪?
亡国灭种转基因?
食物中有避孕药?
催熟果蔬催熟娃?
食物相克靠谱不?
第4章 何以至此
怪现状
媒体
商家
监管者
消费者
第5章 路在何方
自我保护
三个锦囊
后记
掷出窗外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深度观察 精彩文摘
“牛肉膏”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更在于其可能掩盖的风险。在商家看来,“牛肉膏”像神奇药水一样,能快速将猪肉或鸡肉变成牛肉,这可是商机无限的生意。新鲜猪肉的价格约为11元/斤,牛肉的价格约为20元/斤,几乎是猪肉的一倍。熟牛肉的价格约35元/斤,如果用猪肉加“牛肉膏”腌制100斤“牛肉”,可省下近2000元,实属暴利。关键问题在于,“牛肉膏”“卓越”的表现能够把几乎任何肉都调成牛肉的味道,既然如此,不法商贩没道理不选择成本更低的肉来制作“假牛肉”,反正广般消费者吃不出区别。
一方面监管不严,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察觉,再加上不会带来即刻的伤害,这导致“假牛肉”的泛滥程度触目惊心。2013年3月,《钱江晚报》的记者在杭州的农贸市场、晚间大排档、路边烧烤店、卤味店等处随机抽取了8份牛肉制品,委托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DNA测试,结果显示“有5份没有检测出牛肉成分,且全部含猪肉”。
只是在日常检查中,监管部门不至于用DNA进行检测,所以也一直相安无事。
2013年6月,一位较真的消费者,安徽大学2009级生物科学专业大四毕业生薛纯,因为担心无良商贩会捕杀流浪动物来降低烤肉串的成本,于是将测试烤肉串里肉的种类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薛纯用了2个月的时间,在合肥4个主城区66个摊点购买了66串烤肉串作为样本,然后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分子生物技术对样本的DNA进行测序,再对比全球基因库确认肉的种类。结果显示,这些号称“烤羊肉串”的肉申,虽然不是用流浪猫、流浪狗的肉制成的,但也名不符实,“只有19.7%是羊肉的,猪肉占69%,其他的有鸡肉、鸭肉,还有个别出现牛肉的。”薛纯表示,如果可以得到有关部门授权,毕业后打算创立一个检测肉类真伪的机构,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希望他早日成功。
混合肉经过进一步调查,记者发现“牛肉膏”并不是牛肉造假的唯一方法,此外还有多种途径:一、用机器把猪肉打散,再掺入淀粉和添加剂,制成“五香肉”,这种肉与真牛肉略有色差;二、用猪腱子肉冒充外形相差不大的牛腱子肉,卤制时再加上调味料,使颜色深一些,更难识别;三、将老母猪肉用亚硝酸钠和色素处理,去除臊味后冒充牛肉出售(老母猪体内含有大量的雌性激素以及药物残留,不建议食用)。
成块的牛肉都会出问题,更不必说看不出原材料的牛肉制品了,首当其冲的便是牛肉丸。看过电影《食神》的,大都应该会对“撒尿牛丸”念念不忘。但坏消息是,2013年5月,某香港媒体从3家香港餐饮店购买了12份牛肉丸样品,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进行DNA检测。结果显示其中两间店铺的牛肉九样本中,牛肉含量“少到检测不到”,主要成分是猪肉和鸡肉,第三家虽然含有牛肉,但也同时含有猪肉。
香港的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信赖,出现这样的新闻难免让人意外。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商品与其声称的成分不相符,这只算商业欺诈,不算食品安全。是否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追查牛肉丸所使用的猪肉、鸡肉质量如何。
本文来自铁石心肠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