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 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 内容简介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是佛教中文字极为简练,义理最为丰富的一部典籍,是般若经的精华,但由于该经译本年代久远,历代解经注文的高僧、学者各执一端,造成的文字障碍、理解分歧,让一般人很难透彻地把握它的意旨和玄妙。它始终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以至让很多渴求悟道的平常人望而却步。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 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 目录
《大乘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原经文
第一章 法会因由—叩响《金刚经》之门
第1句 如是我闻—证信的意义
第2句 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说法地点
第3句 与大比丘众—听法众
第4句 世尊食时—吃饭穿衣皆教诫
第5句 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制度
第6句 次第乞已—众生皆平等
第7句 敷座而坐—一念入定般若生
第二章 摆脱烦恼—正知正见正信
第8句 长老须菩提—请法者
第9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
第10句 应如是住—悟道的方法
第11句 如是降伏其心—解决修心的大问题
第12句 若有色、若无色—离四相普度众生
第13句 无余涅—小乘的解脱境界
第14句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不应执念
第15句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放下执著
第16句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无边福德
第17句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布施的功德
第18句 不以身相见如来—身相不是法身如来
第19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执著于相
第三章 正信希有—通往般若的门槛
第20句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真信源于正确知见
第21句 莫作是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第22句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佛运消长的史观
第23句 一念生净信者—生“实信”的基础
第24句 无量福德—供养千万佛的善根
第25句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有”和“无”的问题
第26句 若心取相—万物本空的智慧
第27句 法尚应舍—不要迷信佛法
第28句 如我解佛所说义—一切无为与因果
第29句 无为法—不要执著于法
第30句 三千大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财施与法施的较量
第31句 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第四章 发心悟道—理解才能真信仰
第32句 我得阿罗汉道—小乘四圣果
第33句 无诤三昧—须菩提的果位
第34句 第一离欲阿罗汉—比诸比丘的成就都高
第35句 燃灯佛授记—佛的功名录
第36句 庄严净土—心净才是真清净
第37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心是修行的关键
第38句 身如须弥山王—修果不住果
第39句 恒河之沙—佛陀说法与恒河
第40句 此福德胜前福德—福德的再次考量
第41句 乃至四句偈—持经就是求佛
第42句 当何名此经—经名中的缘由
第43句 如来无所说—万法本空
第44句 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因缘智慧
第45句 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须菩提的眼泪
第46句 信心清净—信心与功德
第47句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远离一切虚妄
第48句 第一希有之人—惠能悟道
第49句 第一波罗蜜—无漏的成佛之因
第50句 忍辱波罗蜜—忍一切难忍之辱
第51句 菩萨应离一切相—菩萨的三大准则
第52句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不住一切相
第53句 此法无实无虚—真理不实不虚
第54句 信心不逆—生起不退的信心
第55句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无边智慧
第56句 若乐小法者—大乘、小乘、凡夫的比较
第57句 此处则为是塔—佛言如灯塔
第58句 悉皆供养成事—福报的因缘
第59句 清净罪业—佛法复兴的希望
第五章 通达无我—修行的真谛
第60句 云何降伏其心—菩提的清净心
第61句 无法胜过有法—达到无我通达的境界
第62句 最难舍离的我—“我执”是妄心的根源
第63句 无有法得—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第64句 佛祖无所得—授记不过是一种形式
第65句 诸法如义—肉体不过是一具皮囊
第66句 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性如光
第67句 菩萨亦如是—大而化之的菩萨
第68句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远离一切相
第69句 如来有佛眼—佛的“五眼神通”
第70句 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执著是心在执著
第71句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心”的相对论
第72句 现在心不可得—心的时空
第73句 福报的因缘—无得才是得
第74句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有实和无故
第75句 具足色身—佛的肉身相
第76句 是名具足色身—如来从何而来
第77句 具足诸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78句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不要产生法执
第79句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不说而说的法
第80句 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因缘所生的众生
第81句 无有少法可得— 一切都是佛法
第82句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法和修行的关系
第83句 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登岸就是弃船
第84句 如是等七宝聚—功德不可思议
第85句 于前福德不能及—修行与功德
第六章 证悟圆满—实践出真知
第86句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佛不度众生
第87句 有我者,则非有我—众生即是佛
第88句 三十二相观如来—观佛见性
第89句 如我解佛所说义—不以身相见如来
第90句 不说断灭相—佛法不断灭
第91句 得成于忍—获得无生法忍
第92句 不受福德—不贪著福德
第93句 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何谓“如来”
第94句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没有来也没有去
第95句 碎为微尘—微尘中见大千
第96句 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从微尘到大千
第97句 是人解我说义不—离相之相
第98句 不生法相—这样修法
第99句 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都无所得
第100句 信受奉行—金刚法会圆满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 轻松通晓最深奥的佛法智慧 精彩文摘
第1句 如是我闻——证信的意义
名句解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名句解读 在经书中,开头的一句多是“如是我闻”,“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后而还有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共有六种,这也叫通序。通序是通十所有佛经,但凡经典都有这个通序。像交响乐的序曲一样,《金刚经》在正式说法展开前,也有一段“前奏”,这种形式在佛经的著述里也称之为序。与大多数佛经不同,《金刚经》的序幕从一段普通的日常生活拉开了。佛经在“如是我闻”之后,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当时状况,以取得受众的信任。接下去才有弟子提问,老师解答。也有不问自说的,但据说只有净土经典如此。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就是这样。
我闻:阿难自称闻之于佛,后为佛经的开卷语。
佛典故事 如是我闻的由来
佛在八十岁时,带着阿难在遮婆罗塔聚众说法。
“大家好,我从得道以来,爱护弟子度化众生,和诸位分享快乐,也不会抱怨教化的苦累,对所有的弟子都平等相待。过三个月,我就要依法涅檗,获得无上安稳。但我会永久地眷顾你们,还有未来一切信仰我的众生。”
众生听了很震惊,眼里含着泪水,忽然觉得心灵的支柱要倒了一样。佛安慰说:“都别难过了,生死本是自然规律,没有谁可以逃脱。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教化,就算我活千万年也没用啊,反过来说,即便我的肉身不在了,也能永久活在你们的心里。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并顺从佛法,不懈怠地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啊!”
不久,佛陀就去了迦罗城。一天佛对阿难说:“你去娑罗双树间给我敷座设床,头在北面朝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向北方弘传,未来也会传播到西方。今晚我就要涅檗了。”
众生知道后都悲痛不已,但事已至此,遂共同商量就“如何使未来的正法常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这时阿难站出来,代表众比丘向佛陀请教了四个问题,其中一个便是:“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心。佛陀涅檗以后,只有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
佛回答说:“应当在所有经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这句话。”这就是“如是我闻”的由来。
活学活用
佛对生死泰然自若,“生死”本是自然规律,既然不能够悖逆,那就顺其自然,佛的涅檠只是肉身的消亡,佛的道法义理还影响并教化着世世代代所有信仰佛教的众生。他的精神恒存。
知识链接 证信的意义
所有佛经,为了表明自己确实是真佛法,都会在经首注明这是佛亲口所说,在何时、何地所说,有什么人见证,以取得受众的信任。这样的情境描述,后世称之为“证信”。
每部佛经一开头都有证信,而且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一旦把它跟正文联系起来,短短的几行字就有了强烈的指代意义。《金刚经》可以说是佛经里面最精深奥妙的一部,很多思想理论都超越了佛祖早期的说法。联系全文,原本简略空洞的证信,因为《金刚经》的深奥,恰恰成了说法缘起的关键。
第2句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说法地点
名句由来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名句解读 释迦牟尼佛从三十一岁到八十岁期间的几十年大部分都在舍卫国教化众生。舍卫国地处中印度,经济文化都很发达,据说舍卫国有一长者,喜欢布施财物给贫穷孤独的人,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
一时:佛经里几乎都没有准确的时间,鸠摩罗什、玄奘等大法师们一概翻译为“一时”,很多位研究、注解《金刚经》的大师也只说印度人没有时间概念,而不去考证一个究竟。但就是这个“一时”,最切合经题。在佛教的时间观念里,所谓“刹那见终古”,一瞬间在特定的时候会放大成百万年,而一回头百万年已经和瞬间一样灰飞烟灭了。《金刚经》的正文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示时间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时”的概念是希望众生不要执著具体的时日,直接点中了《金刚经》“不住”的主题。
佛典故事 祗树给孤独园的传说
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门弟子。那里住着一位名叫“给孤独长者”的老人,他德高望重,是舍卫国有名的大财主,也是拜火教的教主。
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给儿子相亲,邂逅了佛陀,并且对佛产生信仰。
他说:“佛陀,我给您盖一个寺院,您可以到波斯匿城去说法吗?”
佛说:“如果我们有因缘,等你盖好讲堂我就来。”
他回到波斯城,找了许久,只有祗陀太子的园林最称心,于是他找来太子商量,太子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拿出的黄金能将园子铺满,我就卖给你。”
没想到,他真的用黄金一片片地铺园,铺到一半的时候,太子也被感化了,要求和他共建精舍献给佛。因为是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共同建造,所以园林被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从三十一岁弘法到八十岁涅檗,一直留居在舍卫国。
活学活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不会出现在空想阶段,趁着年轻多做些事情,到了晚年回顾你的人生时,不会觉得回忆的画面太苍白。涓滴之水终可损石,向着心中的终极目标迈步,成功不再遥远。
知识链接
竹林精舍
悉达多太子修道成为佛陀,亲领千名弟子到摩竭陀国实施教化。因为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和佛陀有言在前,太子证悟之后就来救度他,所以非常高兴,带领群臣和眷属,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频婆娑罗王和一切听众听从佛法的感召,顿开愚痴,内心清凉。从此,摩竭陀全国奉行佛教,许多人皈依佛陀。为了报答佛陀的教化,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内建了一座花园式的别墅,起名“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说法。这就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寺院。
祗园精舍
祗园精舍,即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以下简称“园”)。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光在此就讲了二十五年。这是佛说法的第二座专门场所,比早期的竹林精舍更具有寺庙的功能。在这里佛法不仅战胜了婆罗门教的挑衅,而且使得包括国王在内的很多信众皈依。照此再去推算时间,佛和众比丘从竹林精舍迁移到祗园精舍,并且从容出入舍卫大城乞食化缘,至少是在佛悟道说法二十年之后。在祗园的二十多年里,佛法逐渐走向成熟。
第3句 与大比丘众——听法众
名句由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名句解读 《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和尚,一般译为“乞士”。乞士,意思是讨饭的,但这里的讨饭不仅仅局限于果腹,所谓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成为成佛比丘。比丘,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悟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证得佛果的意思。合起来讲就是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为佛的常侍弟子,佛走到哪里跟到哪里,都是比丘。
佛典故事 息思的忏悔
从前,有个叫息思的王子出家修行,因为是净饭王妹妹的儿子,从小在宫里生活环境优越,所以出家后,仍未脱王公子弟的骄慢。在比丘的大家庭中,都很尊敬这群王子,其他的王子也持以平易近人的心态,融和在这个团体里,唯独息思优越骄慢,盛气凌人且易动怒。时间长了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他便成了孤落落的一个人了。
对此,佛陀尽看在眼里。一天,佛问一个年轻的比丘:“大家相处得融洽吗?”比丘说:“还好。”佛又问:“有谁不能合群吗?”比丘说:“是的,息思比丘我慢心强,不能融入集体,所以他很孤单也很不快乐。”于是,佛陀就把息思叫来,亲自问他:“息思,你在集体中是不是很不快乐?你转身看看大家。”息思慢慢地转身,看着大家和睦融洽相处的场景,非常惭愧,意识到由于自己过于清高,失去了很多的同伴和快乐。他诚恳地向佛陀认错,并决心悔过。佛陀语重心长地说:“要保持体念无常的心态,既然出家在佛门,那么就要牢记众生都是平等的,王公贵族的冠冕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应该以身作则、谦让有礼,才不枉你身为王子愿意出家的那份难得,要努力戒掉无名习气,一失人身、万劫难再啊!”
息思听了这番话,决意痛改前非,发誓一定好好学习,用智慧和慈悲待人。
活学活用
学佛,就是要先学习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其实,集体修行学到的东西,足够解决一生的烦恼。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知识链接 集体修行
众比丘集体修行的和而不争,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谐调的行为作息,即坐、卧、住、行都要一样的规矩,大家一齐起床,一起做早课,一起吃饭,一起休息。总之,身体的行动要保持一致,不发生冲突。
二、协和的谈吐用语,即出家人说话要讲佛法道理,有分歧的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争执发生口角。
三、亲睦的交往心态,相互交往要平和友善,不能相互嫉妒、怀恨。
四、平等的戒律修持,即戒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一致的佛法见解,依照佛经来研究佛理,树立相互一致的佛法知见,对人解释说法也不能相互违背。
六、均等的利益供养,佛规定出家弟子不能靠生产经营来谋生,要吃饭就向在家弟子化缘。出家弟子得了利益供养,大家要平均分配。
这种集体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段。一方面,解决群居生活的不便,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对每个比丘来说,都是更为直接的修行。另一方面,从佛那里得来的无上之法,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也会得到具体的运用。
第4句 世尊食时——吃饭穿衣皆教诫
名句由来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名句解读 尔时,天亮以后,日中以前,这是出家人吃饭的时候。世尊,是一切世间最值得尊敬的人。不单指人世间,还有佛学里的世间:三世间(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和四世间(圣贤世间,就是得道的圣贤所成就的一个范围)两种说法。佛的戒律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餐。穿起僧伽黎。出家人衣服种类颇多,有短褂、中褂、大褂、海青及许多颜色的袈裟。端起饭钵,“钵”梵语叫钵多罗,源于印度,指出家人的饭碗,底平、口小、腹大。汉译为“应量器”。
佛典故事 长者婢为主送食
在舍卫国,有一个长者的儿子和伙伴去园子里玩耍。走前跟家里人说,记得给他送饭。
那人的儿子走了之后,家人就派婢女给他送饭。婢女走到门口,遇到佛陀化缘,就把饭布施给佛。返同家中,又取了饭去送。走在半路上,又碰到了舍利弗、目犍连等,于是再次布施给了他们,直到第三次,才取食给长者的儿子。小孩回家抱怨母亲说:“今天怎么这么晚才给我送饭。”他母亲说:“今天送了三次给你啊,怎么会晚呢?”儿子问他:“三次?”儿子的反问,让女主人心生疑惑,于是,把婢女叫来对质,婢女只好如实交代,大家听了她的叙述,破口大骂她,并拿棍子把她打死了。她死后升了天,看着陌生的地方,她问天人道:“我今生在哪里?”“天上。”她又问:“从哪里命终来这里?”“从人道中升到这里。”天人说。最后问:“我是做了什么业缘竟然能升天?”天人告诉她:“因为施食。”听了天人的话,她内心很激动,就来到佛住的地方拜谢。佛为她说法得须陀洹果。一个比丘问佛:“这个天女是什么因缘来到天国?”
佛说:“她本来是人间一个长者家的婢女,给长者的儿子送饭的时候,碰到佛如来就把饭布施给他。那家人知道后,就辱骂她,并且用棍子把她打死了。这就是她死后升天的业缘。后来,到我这里来听佛法悟证道。”
活学活用
事不做绝,话不说绝,做事尽量要圆满,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善心善念,才能获得福报。
知识链接 吃饭穿衣皆修行
佛陀的示范是让大家能够找到一个下手效仿的地方,所以一开始就是穿衣、吃饭这两样最平凡的日常事务。但越是平凡往往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吃饭、穿衣其实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了。饭菜对口味,就容易引发食欲,多吃一些;反过来,饭菜没有滋味,难以下咽,心里就会很不痛快,甚至怨恨做饭的人。穿衣服也一样,体面、气派的衣服,会让穿它的人不由自主生出虚荣心来,反之就会自惭形秽,像济公那样破鞋烂帽还优哉游哉的实属难得。佛就从这些地方入手,教众人吃饭、穿衣要心无挂碍。最隆重的礼服,是杂色碎布条缝起来的“福田衣”;饭食要次第乞讨,根本不想什么滋味,能糊口就行。佛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丝不苟,但却没有去考虑衣服是否光鲜,食物是否可口,这样自然就消除了虚妄之心。所以,对出家人来说,吃饭穿衣也是修行大事。
第5句 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制度
名句由来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名句解读 尔时,当接近中午的时候,吃饭的时间到了,穿好衣服,端起饭钵,“入舍卫大城”,到这个首都。乞食,讨饭即化缘。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按照所遇到的顺序,挨家挨户地去化,不分贫富贵贱,直到把自己的饭钵装满,就盖上盖子不再继续了。这里头也有戒律。一是化缘要随缘。按照所遇顺序,次第乞食。二是托钵不贪多。各人的钵都是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的,一般情况,每天最多走七户人家。每天化缘就等于每天持戒。
佛典故事 贫女乞食
相传,在北魏时期,大孚灵鹫寺在每年三月的庙会上,都会设“无遮斋”,讲求众生平等,只要是赶会的人都能饱餐一顿。
一天,有一衣衫褴褛的孕妇抱着婴儿,领着一个小孩,还牵着一条狗,跟随大家走进寺院。她见众香客施舍金钱,情急之下,剪下几缕头发作为施舍之物奉送。
当时还没到吃饭的时间,可怜的女人对知僧客说:“我家里有急事务必赶回去,提前发给我吃的吧。”按照斋会规定每人一份,知僧客觉得婴儿还不会吃,就分她两份。贫妇说:“三个人怎么只分给我两份?”知僧客没说话又分给她一份。可贫妇又说:“狗还没有呢!”知僧客犹豫了一下勉强再给她一份。这时贫妇争辩道:“我肚里的孩子也应该有一份的。”
僧人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呵斥她:“你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呢,为什么要吃的?你真是贪得无厌又得寸进尺。”
听完呵斥妇人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就腾空幻化成文殊菩萨,婴儿和小孩变成善才童子和于闻王,犬也变成了绿毛狮子。
寺院内上千斋客,都赶紧朝菩萨礼拜。后来,寺院僧众将贫妇留下的头发当做黑舍利,建塔埋葬,名为文殊发塔。
活学活用
乞食不是乞讨,“无遮斋”,讲求众生平等,菩萨的考验暴露了僧人的分别执念,比丘们在乞食中能领悟出平等、自律,这也是一门修行课程。
本文来自不择手段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