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希特勒私宅设计的描述,生动丰富地揭示了多面希特勒不为人知的私家生活。全面解密希特勒的早年生活及其上位史,史料详实,叙述生动,仿佛置身于作者描述的场景之中。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 内容简介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深度揭秘了战争狂人希特勒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希特勒的私家生活一直备受猜疑,他的住所则在柏林、伯格霍夫和上萨尔兹堡山来回变动,这却成了帝国宣传包装独裁者的有力武器——他被形容成为一个正直、有节制的人。而他的居所也和他的形象一样,在御用建筑师特罗斯特的打造下,充满美感和象征。究竟希特勒的家和元首的形象与信念之间还有何关联?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阐述希特勒三处故居的设计建造特点,后半部分探讨有关希特勒官邸、公寓、别墅的宣传造势活动及公众接受情况,重点是其慕尼黑公寓和贝格霍夫别墅。以翔实的史料充分展现希特勒居所的修建过程、第三帝国对元首住宅的宣传、国际舆论对希特勒形象报道的转变,以及希特勒御用建筑师戈尔迪·特鲁斯特的小传,生动而丰富地展现了希特勒的私家生活这一未曾被发掘的领域。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 目录
前言 家的力量
上 篇
第1 章 结束漂泊 希特勒定居有家
——1928 年后单身汉希特勒的转变
第2 章 总理的日常生活
——旧宫殿里的新政权
第3 章 精心设计的室内装饰
——1935 年摄政王广场公寓改造修缮工程
第4 章 从瓦氏小木屋到贝格霍夫别墅
——帝国的私家面孔
第5 章 戈尔迪·特鲁斯特
——希特勒的另一位御用建筑师
下 篇
第6 章 竞选政治与打造希特勒私生活形象
第7 章 阿尔卑斯山的诱惑
——纳粹宣传与深山中的希特勒
第8 章 贝希特斯加登的乡绅
——打造神话的外国新闻界
第9 章 战争风云与英语媒体如何评价私家
生活中的希特勒
第10 章 地堡里的秘密
——轰炸、劫掠与再造希特勒私家生活神话
第11 章 阿道夫再也不住这里了
——希特勒宅邸的麻烦后事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
插图引用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 精彩文摘
第1章 结束漂泊希特勒定居有家
:1928年后单身汉希特勒的转变
《雷根斯堡回声》周刊以赫然醒目的大字通栏标题在头版报道:希特勒公寓发生自杀案。当时德国各地报刊均刊载了阿道夫·希特勒23岁的外甥女格莉·劳巴尔于1931年9月18日自杀身亡的消息。有人发现她死在与单身汉舅舅希特勒合用的慕尼黑公寓里,而且显然是开枪自杀。当时希特勒已经是国内第二大党派的领导人。对他而言,这起个人悲剧有可能会损害他的公众形象,因为这触及希特勒的一个软肋:他那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历史学家根据后来使德国全民陷入集体迷狂状态的对希特勒个人崇拜的实际情况推断,希特勒决意单身不婚确实是一种赢得女士们选票的有效手段。第三帝国的无数媒体报道均将希特勒描述为国内最令女士们心仪的单身汉。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女士们欣喜若狂,纷纷向面带微笑的元首挥手致意,或者千方百计要亲自触摸一下希特勒的手。但是在他大权在握,使贬低者闭嘴沉默之前,仅仅作为一名一心想成为国家总理的单身中年男人,这本身并无任何明显的优势。那时的选民同如今一样,更希望国家领导人拥有稳定的个人生活,这大体上指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德国纳粹党在1928年5月20日的大选中遭到惨败,只获得2.6%的选票。随后纳粹党振奋精神,为了努力扩大自身影响力,特别是针对中产阶级的影响力,增强了其政治思想和领导阶层的社会主流色彩。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希特勒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公众形象,从激进的狂热分子转变为资产阶级政客。其他变化还包括:希特勒终于安顿下来,结束了长达20年的漂泊生活。1908年随着母亲去世,他也离开了德国小镇林茨,住过陈设简陋的房间,睡过公园长椅,睡过青年旅社的床铺,也曾混迹于兵营。1920年5月1日,他从30多岁的马利亚和恩斯特·赖歇特夫妇那里分租了慕尼黑市蒂尔施大街41号的一个小房间(还可以使用宽敞的门厅)。他在那里一直住到1929年,其间仅在1923年因“啤酒馆暴动”事件被拘押收监而离开一年的时间。那是一条破烂的大街,当时也是一名军饷早已用完花光的老兵的栖身之地。曾担任过希特勒对外首席新闻官的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在回忆录中说,希特勒长时间租用那个狭小的房间有其政治目的:
他就像一位衣衫褴褛的职员住在那里,从一个名叫赖歇特的妇女那里分租一个房间,并使用宽敞的门厅。虽然居住条件极为一般,但他在那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另外他也想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自己如何同世界上的劳工和无产者打成一片,亲如兄弟。他租用的房间非常狭小,依我看还不到9英尺宽。倒是角落里的那张床显得太宽了,床头一直伸到仅有的一扇狭窄窗户那儿。地上铺着廉价破旧的油毡,几张已经磨光露线的地毯。床对面的墙上立着一个临时拼凑的书架,那是除了一把椅子和一张粗陋的桌子以外仅有的一件家具。
希特勒在1925年的纳税申报表上写道,他仅有的财产就是一张书桌、两个书架和一些图书。这同汉夫施丹格尔的描述大体相符。
1928年10月15日,希特勒在上萨尔茨堡山上租了一间小木屋,总算在39岁那年首次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栖身之处(见彩图1)。在拜访过迪特里希·埃卡特之后,自1923年4月起,希特勒经常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幽居之地。迪特里希·埃卡特是一位激进的反犹太主义作家、纳粹党运动的早期发起人。他曾诋毁德国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说他是全世界犹太人的傀儡工具。埃卡特当时就藏身于上萨尔茨堡的一家小旅馆里,躲避当局的追查。纳粹党内部传言说,十一月革命的行动计划就是在前往此地的行程中酝酿而成的,结果致使希特勒被关进了兰德斯堡监狱。希特勒后来声称“爱上了这里的风景”,虽然当地居民对纳粹党政治主张的有力支持也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印象(埃卡特感到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纳粹党贝希特斯加登①分部成立于1922年2月14日。凡是有反犹太主义演讲者(1923年夏季还包括希特勒本人)出席的活动都有众多人士参加。那些年里,希特勒曾经在当地下榻于各种旅馆。1925年希特勒出狱后,有位支持者把上萨尔茨堡的一个小木屋租借给他居住。希特勒正是在这个小木屋里撰写了他的政治生涯自传《我的奋斗》第二卷的书稿。1933年以后,小木屋被命名为“奋斗木屋”,并成为纳粹党人的朝圣之地。也许那段人生经历在他的心中唤起了拥有一座山中别墅的愿望。即便如此,数年之后他才开始以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这一心愿。
本文来自离开我后记得微笑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