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pdf下载

摘要今天看来,作为一场既承受中国传统学术渊源,又接受了西方学理深刻影响的文化运动,“整理国故”运动显然是一场具有“范式”意义的学术革命。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学”研究的“分科化”和史学独立的基础,而且还直接促使了“平等的眼光”以及“疑古的态度”的产...

摘要

今天看来,作为一场既承受中国传统学术渊源,又接受了西方学理深刻影响的文化运动,“整理国故”运动显然是一场具有“范式”意义的学术革命。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国学”研究的“分科化”和史学独立的基础,而且还直接促使了“平等的眼光”以及“疑古的态度”的产生。同时在研究方法和方式上,它也大量引进了西方现代学术理念,从而在继晚清学术之后,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

“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 作者:卢毅

“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 内容简介

“整理国故”运动之所以在民国知识界蓬勃兴起,主要是缘于它符合了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文化运动的必然产物;同时,新史料的发现与新方法的运用,以及学者们普遍抱有的“与外人争胜”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整理国故”运动的长期兴盛。但因为受到自身缺陷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整理国故”运动终于不合时宜,不得不逐渐退出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舞台。

“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 目录

绪论

一 缘起

二 学术史

三 资料、方法、思路

第一章 概念的厘定

第一节 “国学”、“国故”、“国故学”

一 “国学”的由来与涵义

二 “国故”一词在近代的引申

三 “国故学”的发端

第二节 关于“整理国故”运动的界定

一 “整理国故”的提出及其运动属性

二 “整理国故”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三 “整理国故”运动的界定

第二章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第一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一 《国故》与《新潮》之争

二 《新思潮的意义》

第二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高涨

一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创建

二 “古史辨派”的崛起

三 “国中研究国学之风大盛”

第三章 “整理国故”运动的分化与衰歇

第一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分化

一 “本院设置,非袭北庭之旧”

二 从昔日好友到分道扬镳

三 胡适的“转近孟真一边”

四 “疑古”与“重建”并进

第二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衰歇

一 考据史学的倾向及其流弊

二 外界对考据史学流弊的批评

三 阵营内部的反思与转向

第四章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衰探究.

第一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盛原因

一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二 新史料的发现和新方法的运用

三 “与外人争胜”

第二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衰歇原因

一 自身缺陷的内在制约

二 主观心态的转变

三 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五章 “整理国故”运动的渊源考辨

第一节 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

一 继承传统的考据方法

二 弘扬历代的疑辨精神

第二节 晚清学术的激励

一 晚清国粹派的引导

二 清末今文经学的启发

第三节 “吾侪所恃之利器,实‘洋货’也”

第六章 “整理国故”运动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确立

一 “国学”的分科和史学的独立

二 “平等的眼光”与“疑古的态度”

三 “科学的东方学”和“集众的工作”

第二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

一 考据史学的局限

二 疑古思潮的偏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来自暗夜殘星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2-15
下一篇 02-15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