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17:42:41评论1.6K
摘要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乃中国人人文精神的一小部分内容;要全面了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认识我们作为人的独立意志、理想人格,以及如何做到自我实现,请从此书始。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内容简介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本书主要为张岱年先生阐述“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的诸多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独立意志、理想人格、自我实现等,全面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风貌。作者以哲学大师的严谨,一丝不苟,潜心作文,文理虽然艰深,但文风亲切,深入浅出,读之易懂。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目录
第一篇 传统与文明
传统文化的精华
炎黄传说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
易学与中华文明
学派的消长
诸子的相反相成
孔子思想之精髓
汉代独尊儒术的得失
正确对待祖国民族文化遗产
第二篇 哲学与精神
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
独立意志与独立人格
人之所以为人
“大地之性人为贵”——人的价值
关于人格类型的思想
理想人格的设计
“圣人,人伦之至也” ——人与人际关系
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谈中国传统哲学与自我实现
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
墨子的救世精神与“摹物论言”之学
庄惠濠梁之辩
宋明理学的心性观念的分析
辩“程门立雪”
弘扬王船山的精粹思想
第三篇 道德与理想
生活理想之四原则
关于价值与理想(点滴)
对于善恶的认识
德、道德
兼、兼爱
中、中庸
情与无情
移风易俗与传统美德
第四篇 修养与性情
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
礼义与人心
意志自由
价值观的基本问题
真善美的价值
性善与性恶
动与静
人死与不朽
饮食之道——关于“美食”“蔬食”的感想
第五篇 人格与生活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古代知识分子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漫谈读书
我和书的故事
喜读《新<三字经>》
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我的家庭和幼年时期
在京求学
记忆中的第一次
靠边站
怀念冯友兰先生
论胡适之——关于胡适之的一些感想
忆旧说梦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精彩文摘
传统文化的精华
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即令他的国籍改变了,他属于那个民族还是改变不了的。作为民族的一分子,应有正确的民族意识,应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尊心。但是,一个人如若缺乏民族自尊心,不具备正确的民族意识,这就是最可悲的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每一个不屈服的中国人,都常常说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这就表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民都具有民族自尊心,所以能坚持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民族自尊心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对于本民族的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一定的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其中既有陈腐的糟粕,也有优秀的精华。其糟粕日益显得陈腐可憎了,其精华则随着时间的演进而更显出灿烂的光辉。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乃是这个民族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思想基础,也是这个民族所以能够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包含许多精粹思想,这精粹思想也非止一端,然而有其最重要的核心。这优秀传统的核心何在呢?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就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
人的自觉就是对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点有明确认识。孟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荀子提出“人之所以为人者”,这都是表示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点的概念,提出这类明确的概念,即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人的自觉。
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心议题即是如何做人,研究“为人之道”。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为人之道”在于提高人的自觉,实现人的价值。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有辨,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要而言之,孟荀认为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点在于具有道德意识,亦即具有道德的自觉,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基本观点。
古代儒家认为,因为人具有道德意识,这就超过了其他动物,从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孟子提出“良贵”学说,“良贵”即内在价值,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内在价值,而人的内在价值的根据即在于具有“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品德。荀子论人最为天下贵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从人具有道德意识来论证人的价值,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墨家也提出关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学说,《墨子·非乐上》云:“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则财用不足。”墨家提出人的特点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可谓卓识。所谓力主要指劳动。但墨家所谓力是广义,统治者“听治”,劳动者“从事”,都是用力。下文说“王公大人早朝晏退、听狱治政”,“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也都属于“赖其力”者。孟子曾区别了劳心与劳力,墨家则认为劳心亦是劳力。
本文来自转身以后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