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抉择 大变局中的袁世凯pdf下载

摘要从布衣到天子 只相差十个抉择 成就袁世凯跌宕起伏一生的,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十个非常决断 被十个选择决定的人生 被十个选择颠覆的王朝 被十个选择左右的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袁世凯研究的一流专家马平安先生十年磨一剑全新力作大抉择 大变局中的袁世凯 内容简介《...

摘要

从布衣到天子
只相差十个抉择
成就袁世凯跌宕起伏一生的,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十个非常决断
被十个选择决定的人生
被十个选择颠覆的王朝
被十个选择左右的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袁世凯研究的一流专家马平安先生十年磨一剑全新力作

大抉择 大变局中的袁世凯 内容简介

《大抉择:大变局中的袁世凯》讲述了在晚清风起云涌的千古大变局中,袁世凯如何在动荡的形势逐渐看清了时代变迁的脉络,进而通过其政治智慧和人际网络,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野心。然而,当他走上权力的巅峰时,却棋差一着,逆时代而行,最终跌落深渊,受千古唾骂。《大抉择:大变局中的袁世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袁世凯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功劳,但从行文到立意均对袁持批判态度,且具有相当的深度。

大抉择 大变局中的袁世凯 目录

前言: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第一章 袁世凯最初的人生抉择——投笔从戎:迈出人生第一步

这样一个家族

科举仕途的惯性

兴趣决定出路

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袁世凯第二次人生抉择——投靠吴长庆:投靠谁,最关键

要不要依附李鸿章

该不该投靠吴长庆

袁李关系论

第三章 袁世凯第三次人生抉择——甲申事变中的果断处置: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

朝鲜政局动荡之原因

甲申兵变始末

中州有数男儿

袁世凯平乱却招祸

第四章 袁世凯第四次人生抉择——争取新建陆军领导权:机不可失

胡燏棻奉旨建军

袁世凯的雄心

小站班底

练兵业绩

第五章 袁世凯第五次人生抉择——戊戌年的是是非非:以被动求主动

“儒以文乱法”

一个被遗弃的务实方案

戊戌年的真相

第六章 袁世凯第六次人生抉择——对义和团及列强问题的处理:1901年前后的两难抉择

离开是非之地,一个明智的选择

剿拳,还是抚拳,这是一个关键路口

勤王,还是和洋,这又是一个重大问题

第七章 袁世凯第七次人生抉择——在1901—1907年间的选择与作为:清末新政第一人

建立北洋六镇

开办军事学堂

创建直隶巡警

兴办北洋实业

推广新式教育

第八章 袁世凯第八次人生抉择——丙午年袁世凯的抉择:问鼎中央的尝试

五大臣奏请立宪

袁世凯看到了机会

官制改革中的争斗

受挫

退却也是一门艺术

第九章 袁世凯第九次人生抉择——辛亥年的出手:入主中南海

清政府权威资源急剧流失

袁世凯权威地位迅速上升

洹上渔翁不寂寞

武昌的枪声

袁世凯的打算

从地方走向中央

第十章 袁世凯第十次人生抉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袁氏因何“走麦城”

谁也难逃周期律

问题出在窝里反

半厚半黑难成事

巅峰之处不胜寒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大抉择 大变局中的袁世凯 精彩文摘

兴趣决定出路

中国人观人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

据说,袁世凯9岁时,在一次作文中写道:“以杀止杀,杀杀人者,即止杀矣。”老师批改作文时,对此“惊诧不已”。①

袁世凯13岁时,还写过一副对联: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私塾老先生看过不仅咋舌,还知其自有胸襟。②

袁世凯少年时期即出言不俗表明,他后来在政坛上雄才大略、纵横捭阖的作风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有源流可寻的。

当时,袁保庆任两江总督马新贻的营务处差务。太平天国覆灭之后的南京,疮痍满目,伏莽充斥,散兵游勇比比皆是。营务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持军纪,袁保庆也因此忙碌不堪。袁世凯读书虽然懒惰,但却经常爱在营务处衙门跑进跑出,东问西访,刨根问底,这对于他以后官场办事方式和军事才能的养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袁世凯很可能有应酬人事关系方面的天赋秉性。

相传,袁保庆有一个得宠的姨太太,叫作金玉,她和牛氏不和,但小小年纪的袁世凯竟能在她们中间进行成功的调解。因此,牛氏和金玉都很喜欢他,常常在袁保庆面前为他掩饰过错。

袁保庆是一个颇为自负、热衷于官场的人物。他把自己做官带兵的经验写成了一本名为《自义琐言》的小册子。每当他公事之暇,就把他“琐言”的精华,讲授给袁世凯兄弟们听。他说:“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怨也。”又说:“人言官场如戏场,然善于做戏者,于忠孝节义之事能做到景境毕见,使闻者动心,睹者流涕。官场如无此好角色,无此好做工,岂不为伶人所窃笑乎?”③袁保庆这一套官场权术的经验之谈,成年累月地灌输给正在成长中的袁世凯,潜移默化,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后来事实也表明,这套呼风唤雨的家传本领,对于袁世凯以后的为人处世,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873年6月,袁世凯14岁,袁保庆因霍乱病故于江宁盐法道任上。少年丧父,对袁世凯是一个重大打击,使得他“哀毁骨立”,病了5个月。与袁保庆有莫逆之交的淮军名将刘铭传、吴长庆代为治丧。这年冬,袁世凯陪其嗣母牛氏扶袁保庆灵柩返回项城原籍。

1874年春,官至户部左侍郎的袁保恒,回原籍省亲,看到袁世凯兄弟缺乏良师授业,子侄辈大都不勤奋求学,亟思激励子侄以保袁家昌盛。因此原因,袁保恒就携袁世凯兄弟前往北京官邸读书,希望他们能够上进,早日科举登第。

在北京,袁保恒与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共同担负起教育“世”字辈兄弟的责任。这两位在北京做官的堂叔,对于袁世凯的影响很大。袁保龄兄弟为他们聘请了三位名儒作为教师,举人周文溥教授作诗,进士张星炳教授写字,举人谢廷萱教授经义,作八股文,而以谢廷萱为主。

袁保龄兄弟观察到,袁世凯读书的天资并不很高,却浮动异常,不专心向学,于是,决定对他严加管束。给他在授课先生课桌之旁,单独设置一个书桌,而把其堂弟等人在对过套房中间另置书桌,把他们兄弟隔开来,免得玩耍荒废学业。晚上,则让他睡在谢廷萱的隔壁,比屋而居,夜课至亥正,晨以日出为始。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管束与培养,袁世凯的学业确实有所长进,昼习词章,夜究兵书,昼夜并进,每寝不及二三个时辰。他能够把四书五经背诵如流,音韵词章亦有长进。只是不喜欢章句之学,对文章也未入门,但对兵书却读之不倦。袁保龄对袁世凯的评语是:“算得上中上人才,袁家后继有人,亦可略慰。”

本文来自尔岚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2-13
下一篇 02-13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