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书能够带你探索会计原则背后的奥秘,看透纷繁复杂的经济利益,适度把握税收筹划的分寸,轻松学习“营改增”要点,严密管控互联网金融风险,谨防年报审计沦为过场秀。
指尖上的会计 一本书读懂会计那些事儿 内容简介
学会计并不难,难的是“学得开心,用得顺手”。那么,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会计术语以及财税处理工作,如何快速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呢?
《指尖上的会计 一本书读懂会计那些事儿》以微博和微信短文的形式讲授会计知识。文章的内容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工作实践、会计职场感悟三个方面。每篇文章阐述一个知识点,精要解析成本费用、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粉饰、税务处理与筹划、营改增、审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会计工作的关键处理事项,直击会计人的职业痛点。
《指尖上的会计 一本书读懂会计那些事儿》难得的会计易读实务指南,从中你能看到教科书上没有写、老师没有教但在工作中又司空见惯的林林总总的内容。如果你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看完本书,你会有共鸣;如果你即将成为一名会计人员,看完本书,你会有更好的预期。
指尖上的会计 一本书读懂会计那些事儿 目录
第一章
一、会计假设值得探讨
二、会计原则背后的奥秘
三、会计准则为何难以理解
四、会计理念的通俗解读
第二章
一、费用报销是一面镜子
二、成本费用的管控要前移
三、研发费用不可滥用资本化
第三章
一、出纳工作面临挑战与转型
二、发票背后牵扯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利益
三、每个会计科目都有一段故事
四、让人为难的会计分录
五、会计政策决定了会计核算
六、财务软件的小心思
第四章
一、会计报表的不同视角
二、财务粉饰不可无度
第五章
一、个人所得税的异议
二、增值税是天才发明的
三、所得税里故事多
四、税收筹划要把握好分寸
五、税务稽查让会计多了一层历练
六、税收政策应以减税为基调
第六章
一、浅析营改增
二、营改增后税负只减不增
三、营改增后具体业务的处理要谨慎
第七章
一、内部审计的重心要前移
二、华为严苛的内部审计
三、外部审计亟需规范
第八章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
二、防范互联网金融骗局
第九章
一、会计史话
二、鲜活的会计人物
三、能逗乐你的会计闲谈
四、文学里的会计
五、生活中的会计学
指尖上的会计 一本书读懂会计那些事儿 精彩文摘
会计规矩繁多且不断变化,唯有深入探究才能理解其含义,知晓变化的原因。
作为一门学科、一项工作,会计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规矩可能是会计假设,可能是会计原则,可能是会计制度与准则,也可能是某种会计理念。会计的规矩不仅繁多,而且会不断变化,这是让无数会计人头痛的事。理解这些会计规矩的含义,知晓它们变化的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把晦涩的理论表述为通俗的道理,唯有深入理解了才能做到。
目前市场中,很多新设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过三五年,会计做账却要基于持续经营假设,荒唐中透着几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从这点来看,会计职业带有悲情的色彩。或许90%的新设企业应遵循清算会计核算,但这多不吉利啊!好比小两口新婚,尽管围观的人都知道当今社会离婚率较高,但还是要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持续经营假设也带有这种祝福的味道!
正如上面所讲,会计核算都基于一个假设:持续经营。因为默认企业将长期生存,会计对资产的估值才不至于按可变现净值。看看企业的存活期,我忽然觉得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存在问题。对于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的新设企业来说,如此短寿,怎么敢称持续经营呢?如果遵循谨慎性原则,新设企业前三年是否应该按清算会计的原则进行核算呢?
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并不存在现实基础。真正适用持续经营假设是小概率事件。我认为从企业成立的那天开始,90%的企业更应该先按清算会计做账,例如,新设企业的会计核算首先适用清算会计,待到经营五年后或盈利之始再遵循持续经营假设。
我上大学时,会计核算要求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而现在,会计准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变化我始终认为是我国十余年会计准则建设最有价值的成果。理论上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解决高通货膨胀下会计账实不符的问题。另外,它等于给全体会计人重新洗脑,会计核算需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而不是僵死地记录过去。
会计核算到底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好,还是遵循公允价值原则好呢?理论上公允价值可以让会计信息更真实,这也是会计准则趋向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但有个前提不容忽视,资产入账时几乎都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贬值时需计提减值;升值了如果不计量,会计信息依旧不准确。公允价值原则极可能导致选择性披露。
公允价值原则仅实现了半截子的公允。历史成本原则向公允价值原则跃进是会计计量的进步。作用如何,还需我们具体分析:在资产价值缩水时,通过计提减值让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趋同,的确可让会计信息更准确;但当资产增值时,能冲回以往计提的减值吗、可确认资产增值收益吗,对此公允价值原则就作用不大了。
谨慎性原则与公允价值计量,二者不可兼得。何谓公允价值计量,是指以资产现时价值替代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低于历史成本需要计提减值,这符合谨慎性原则。那么,若公允价值高于历史成本呢?目前的做法是视而不见,这也符合谨慎性原则,但却背离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可见,所谓公允价值计量,仅仅是指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孰低计量。
在资产最初入账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是一致的或者基本一致。资产购置时间与入账时间有间隔,二者就可能有差异。会计准则解决了历史成本高于公允价值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历史成本低于公允价值的问题。因此,实务中会计记账的基础既非历史成本原则,又非公允价值原则,而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原则。
本文来自不择手段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