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pdf下载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从全球竞争的大视野出发,立足中国,以界定“软实力”的内涵为切入点,展开对“软实力”理论的分析探讨和对中国“软...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陈正良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从全球竞争的大视野出发,立足中国,以界定“软实力”的内涵为切入点,展开对“软实力”理论的分析探讨和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契合时代发展大势和国情实际的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性对策见解。

当今世界,综合实力的竞争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秩序中的排序。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硬实力”提高迅速,“软实力”也有积极的发展。但与中国拥有的“软实力”资源基础和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有的作为相比,还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在继续重视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将“软实力”发展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发展“软实力”不仅是对国家力量建没理念的创新,更是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项重大实践课题。中国“软实力”的成长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未来。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总论篇

第一章 国家实力与“软实力”

一、国家实力和国力竞争

二、国家实力评估与日益凸显的“软实力”因素

三、“软实力”内涵及特点

第二章 增强“软实力”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一、“软实力”与国家力量的盛衰

二、“软实力”与当今大国争雄

三、发展中国“软实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一项重大实践课题

第二部分 分论篇

第三章 政治合法性认同度与执政团队的政治公信力

一、政治合法性认同度与执政团队的政治公信力——认同和信任的力量

二、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与执政团队政治公信力现状

三、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提高政治公信力

第四章 文化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一、文化力的构成及其在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底蕴与现状

三、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吸引力

第五章 国家凝聚力

一、国家凝聚力——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中国国家凝聚力现状

三、创造维护和谐发展社会机制环境,增强国家凝聚力

第六章 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力

一、社会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二、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已产生的效应与面临的挑战

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其内外积极影响力

第七章 国民素质内蕴的不竭资源力

一、国民素质——最重要的国力资源

二、中国国民素质现状

三、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发掘其内含的不竭潜力

第八章 国家形象魅力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意义

二、中国国家形象魅力现状

三、塑造现代中国新国家形象,为中国形象不断添彩增魅

第九章 外交活动基础上参与和创设国际机制的能力

一、参与和创设国际机制能力与国家外交“软实力”

二、中国在外交活动基础上参与和创设国际机制能力现状

三、增强主动性,发挥中国在当前国际机制中的应有影响作用

第十章 依托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基础上发展的想象力

一、哲学社会科学——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高地

二、表征国家发展想象力水平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

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丰富拓展中国发展的想象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精彩文摘

第一部分 总论篇

改革开放,无疑使中国迎来了国家中兴的时代,中国人民也常常欣喜于日日翻新、年年创纪录的各种发展报告、统计材料和反映国家建设辉煌成就的各种报道,内心期待着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真正成为一个国强民富、广受世界尊重、不再受制于人、也无强者霸气而仁播天下、神定气闲且伸展自如的大国。期待发展强大,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再正常不过的理想诉求。然事实常常呈现在面前的是,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上一直存在着对中国“捧煞”与“棒杀”以及对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种种误解、担心、猜忌等多种声音,可谓如影随形,虽然中国也以百倍的诚意来努力解释、消除各种误解、担心、猜忌,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却总也难以改变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舆论惯有的以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偏激。对待某些“偏执狂”,也许磨破嘴皮也改变不了他们什么,那么只有把问题的焦点调正,让事物的发展回到应有的轨道上来。

对于外部世界的种种看法,中国当然应以平常心来对待,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已取得的成就的一些赞誉肯定导致虚荣心膨胀而失去自我省察的能力,也不必太过在乎别人对中国要努力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强国的那些不怀好意的猜忌苛责而过度自我拘束、自缚手脚,套两句俗话,“身正不怕影子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虽然有时噪音也烦人,但是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实现国家振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对这一问题中国不需回避。以中国之大,以中国人口之众,以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文明的优秀和智慧,中国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她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中国人民要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合理追求,根本无须去曲意讨人欢心。

我赞同一种观点,当前所谓的中国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更应解读为一种古老文明的复兴。这种“崛起”是一个曾不幸误入歧途之后的大国发展之路的正常回归,它决不是一种令世界惊慌意外的“非常态”的突兀“崛起”。如果说有谁对中国的这种正常的“崛起”感到了“惊慌意外”,那时因为他们习惯了这个世界旧有的力量格局,或者说一些人从内心根本就不愿意这种格局由于中国而被改变。说到底,还是一些人、一些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希图永居优势位阶,不愿他人对自己的这种优势构成任何挑战的心态在作祟。当然,这就不是靠中国的善意解释就能令其释怀理解的。中国和世界的全部历史已作出说明,中国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她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中国人民要实现谋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一切都要靠中国自己去争取、去奋斗实现。对于中国来说,关键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国和如何去成就。中国当然不能永远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受人睥睨,让“东亚病夫”的悲剧在今天延续;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发展而没有其他方面的发展,成为“单向度”发展的国家,呈现一个“暴发户”的形象;当然不能因为一些国家在政治制度、发展模式、文化价值观上的不断的指责攻击就自惭形秽,就放弃对自己经过艰苦探索、好不容易获得的应走的正确发展道路的坚持,简单搬用别人的东西,从而失去国家发展应有的主体性;当然不能因为要走自己的路,就完全不顾对自己仍然存在问题的检视和对他人长处的学习,或者把那些本来就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自外于己、功归于人(如民主、人权、自由),为维护一些僵硬的原则而自我束缚、放弃必要的革新借鉴;当然不能仅仅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而无条件地乖乖接受旧有的国际体制和各种制度安排,放弃必要的斗争和改造努力,成为原本就存在太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旧格局的守护者;也当然不能因为为了宽慰别人的“戒心”而在别人厉兵秣马的情况下放弃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国还当然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完全不顾自己对这个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罔顾13亿中国人的发展需要和全球60亿人的发展需要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而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实际上就把自己放置到了一个艰难的角色位置上,但这样的角色也是中国能作出的唯一选择。承担这样的角色,是要作出艰苦的努力,承担巨大的责任,付出很多牺牲的。

在当今世界伴随科技进步而不断膨胀的人类巨大需求和稀缺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愈益彰显、国与国之间发展竞争愈益加剧的背景下犹为艰难。为此,国家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就成为制胜的至要。纵横观察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轨迹,在选择国家发展战略上,对于中国来说,有一点是显得越来越明确:要增强中国发展的国际国内的推力因素、减少阻力因素,要解决中国发展与各国发展的相容性、协调性,要增强“中国因素”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和更大影响,就必须努力增强有关中国在政治制度、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发展政策等方面在不断融汇人类社会先进文明成果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的改革完善,并努力使之在被世人日益了解“认同”基础上进而成为多样化世界的无可置疑的重要丰富内涵;就必须要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和行动,努力向世界去诠释、去增进有关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的事物(包括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形象等方面的国际理解和认同,实现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发展的心理适应的调整;就必须要十分注重国家在人本理念主导下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进一步协调整合,在继续注重一定发展速度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品质的全面提升;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注重由民心士气构成的国家凝聚力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就必须更加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断涵养民族的智力、思想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总而言之,中国要真正成就世界大国的梦想,需要的是“硬”、“软”相济的综合国力的完美成长。而在上述所表达的内容中,无疑更多关涉中国在“软实力”上的发展。毫无疑义的是,发展“软实力”是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大国博弈中制胜、实现强国理想的必然之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题中重要内涵。

第一章 国家实力与“软实力”

国家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角色和影响力,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力量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国际政治也常常被称作实力政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化和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关系中多边主义和民主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缓和与合作的氛围增强。与此同时,世界并未因此而太平。一方面,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核扩散以及围绕资源、市场争夺及民族、环境等诸多矛盾所导致的国际纠纷连绵不断,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冷战”阴影不时闪现;另一方面,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危机、能源过量消耗、艾滋病、禽流感、跨境毒品交易以及南北鸿沟扩大等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和竞争出现同步并行的增强,并呈现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一方面,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和国家问的合作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展开,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竞争也由军事、经济领域的“硬实力”领域扩展到文化等“软实力”领域,人们对国家综合国力的要素构成及其实质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博弈中,“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凸显。世界历史也已表明,一个国家要成功地成长为世界大国、强国,仅仅有物质力量的积累是不够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仅靠物质力量的强大而得以持久,那些成功地取得并维持了世界强国地位的国家莫不是向世界提供了某种文化和制度”,展示出软硬兼备的国家实力。过去那种凭靠“硬实力”打拼天下、将“炮舰政策”奉若神灵的时代已难再续。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普遍规律和现实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而言,取决于它自身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国家,历来是“软”、“硬”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

本文来自繁华落尽与君老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2-13
下一篇 02-13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