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图说字源》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汉字史学,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每一个汉字似乎都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民族故事。
《图说字源》遵循“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原则,依照“奥卡姆剃刀”简易性原则,图文并茂、举例生动、言简意赅地向读者娓娓道来,同时内容丰富而充实,制作精美,可作学习研究之用,亦可作为收藏佳品。
《图说字源》的作者对汉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独创性和系统性,本书集其多年的研究成果所著,在古文字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本人也被誉为“古文字学界挑战许慎、郭沫若的第1人”。
解读古老民族的文化符号,传承华夏帝国的文明脉络。
图说字源 内容简介
《图说字源》是一本介绍汉字起源和流变的读本,汇集了知名语言学家唐汉先生在汉字字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者秉承严谨地治学态度,搜集各方有关汉字字源的资料,从古汉字学研究等学科入手,发现了汉字形成过程中许多有趣而又有规律性的现象。本书从汉字与动物、汉字与植物、汉字与天地、汉字与人体、汉字与两性、汉字与战争、汉字与民生、汉字与文化等方面图文并茂地阐释了汉字的诸多奥秘。
图说字源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汉字与动物
一、说羊道吉祥
二、牛是有用之物
三、臭狗屎与香肉
四、家中有一头公猪
五、天马来兮从西极
六、长尾为鸟短尾隹
七、人类的动物伙伴
八、万物皆谓虫乎
九、渔猎与豢养
第二章 汉字与动物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大树底下好乘凉
三、疏粝亦足饱我饥
四、广植桑麻有衣穿
五、不可一日无此君
六、五谷皆熟为有年
七、躬耕农田可获利
第三章 汉字与天地
一、日月同辉的天空
二、行云播雨乘雷电
三、时光一去不复还
四、茫茫九派流中国
五、粪土当年万户侯
六、火若有情火亦灭
七、南北东西说左右
第四章 汉字与人体
一、天地之性人最贵
二、天大地大人亦大
三、翻手为云覆手雨
四、足下生风追往昔
五、耳聪目明乃圣贤
六、口舌巧言为哪般
七、搔首踟踌瞧脸面
八、针灸医药治疾病
下册
第五章 汉字与两性
一、性角色扮演
二、女人的权利
三、男人的世界
四、育儿繁子的秘密
五、人生历程千般苦
第六章 汉字与战争
一、弧矢之利威天下
二、干戈戚扬血飞溅
三、止戈为武说征伐
四、杀人盈野俘为奴
五、官民刑法话贼寇
第七章 汉字与民生
一、酒肉尝尽食为天
二、列鼎陈爵以为享
三、垂衣裳以辨贵贱
四、安得广厦庇寒士
五、千门万户向南开
六、舟车之利济不通
七、工欲善事先利器
八、琢玉贮贝得财宝
第八章 汉字与文化
一、钟鼓乐舞起翩跹
二、敬祖畏鬼说祭祀
三、说三道四话学校
四、天干地支何处来
五、忠孝仁义道礼法
图说字源 精彩文摘
第四章 汉字与人体
人是自然界唯一有耳垂和喉结的动物;人是能够直立行走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的动物;人是能够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的动物;人是有知觉、情感和意志力的动物;人是有欲望并尽力实现自我欲望的动物;人是用劳动或活动来证明自我存在的动物……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哲学家们,给人下了形形色色的定义并以此来解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然而,“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最高命题,作为未知之谜,至今仍然萦绕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上古时期的中国先民,是如何认识人类自己的呢?人,真的是“天大地大人亦大”吗?我们不妨沿着“近取诸身”这一造字原则,探寻汉字留下的诸多遗传信息。
一、天地之性人最贵
孔夫子到泰山游览,偶然见到营启期。这位山野老农,衣衫褴褛,腰间系一条破旧布带,一边唱歌一边奏琴。孔子问道:“先生,为什么这样高兴啊?”营启期回答说:“有很多事情值得我高兴。第一件是老天爷虽然造就了世界万物,但只有人是最高贵的,而我恰好生为一个人,怎能不高兴呢……”
人之为人,因而感到高兴。摒弃“自负”这一心理,理性地讲,也只有人,才能认识到自己是万物之灵,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恰恰是中国人最初的人本主义理念:万物因人而生。然而,“老天爷”在造就万物时,却没有为人类制造任何文字。文字是人造的,上古先民又是如何创造“人”字呢?
“人rén”,这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如图所示,“人”字的取象,乃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形,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楷体,都保持了这种简洁、明快的线条组合。《说文》称此说:“像臂胫之形。”刻意突出人体的四肢,用分工明确的胳膊和腿,表示人的本质;又用侧立之形,寓意人的行色匆匆,四处奔波。这恰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典型特征。
一个“人”字,笔画简单,只有一撇一捺,但却反映出古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和准确,显示出古人对自我认识的能力:人与其它动物在形体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四肢,人与动物的活动差别是直立行走,人之为人在于双手的解放和使用工具。
有人认为,“人”字取象于侧身,证明了人与人之间不喜欢面对面相处,人们最难做到的是直面人生。“人”字取象侧立,说明人总是匆匆忙忙,急于行走奔波,人类永远无法停下自己的步履。
人,是人类的总称,包括所有死去但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的人类祖先,包括今天世界上仍在吃喝拉撒睡的六十多亿人。古人认为,“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这一观念,源自人类观察事物时,总是无法离开人的视角和思维(从哲学角度讲,在人的视野和思维触角之外者,便是虚无和零,所以无中可以生有)。虽然,“人”的构形简单到由一撇一捺而组成。
汉字中,凡以“人”字组成的字,大都与人的行为状态有关,如“从、众、伐、休、伏、保、仄”等等。
“允yǔn”,《说文》释为:“允,信也。”这是说,允的本义为诚信。甲骨文的“允”字,乃是一个人被绳套牵行的侧视形象。金文的“允”字承接甲文,小篆则变得圆润复杂,并且按照汉字演变规则,将文字构件下部的“人”形写作“儿”,把上部的绳套之形演变为“厶”(与牟、夋相同)。楷书写作“允”,构形上简洁、明快多了。
“允”的构形源自脖子上套上绳套,本义为允许他人牵着自己,引申为允诺。如《书?尧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惟允”在这里即表示“以此为允诺”。《文心雕龙》中的“务在允当”, 则表示公平得当,即公允的意思,这已是“允”字的引申义了。
“从cóng”,会意字。甲骨文的“从”字,是一前一后两个人形,像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随后跟从的样子。所以,“从”字的本义为跟从、随从。甲文第二款和金文在增添表示行走的“止”和表示道路的“■”后,写作“■”,表示二人相随走在道路上。小篆的“从”字,造字构件仍同金文,只是结构上有了一些调整。“从”的楷书繁体写作“從”,简化后写作“从”,乃是一种由简到繁,再到简的回归。
“从”字的本义为跟随、随从,如《论语》中的“子路从而后”,是说子路亦步亦趋紧随孔子之后。又引申为听从之义,如成语中的“言听计从、力不从心”等。
“从”字在亲属称谓中,表示堂房亲戚,如“从兄弟、从伯叔”等。“从”,用作介词时,表示起首或经过之义,如“从小到大、水从窗下经过”等;用作副词时,则表示从来、向来的意思,如“从未见过”。“从”字的动词用法,现今只作为词素保留在一些双音节词里,如“服从、遵从、顺从”等。
“皆jiē”,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皆”字,上边是两个人,下边是一个形同“曰”的目标符号,意谓两个人往同一目标行进。从小篆到楷体的演变过程中,上边的两个人形渐渐形变为两个“匕”,与“从”字形成区别,专一表示同时回家。下边的“曰”也讹变为“白”,成为一个与原本形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符号字。
“皆”的本义为两人回到家中,即携手同行之义。《说文》释为:“皆,俱词也。”这是说:“皆”是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相当于“都”。如成语中的“皆大欢喜、人人皆知”等。
在古文中,“皆”可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谓语之前,表示“都”的意思。如《论语?颜渊》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等词句中。“皆”由此又引申出“同”义,如《韩非子》:“吾欲与子皆行。”这一意义后来写作“偕xié”。
“并bìng”,《说文》释为:“并,相从也,从二人声。”实际上,甲骨文的“并”字,乃是一个指事字,中间一横为指示符号,标示并强调两个人被捆缚在一起,即合二为一的意思。金文和小篆的“并”字与甲文一脉相承,楷书照猫画虎而写作“并”。
“并”的本义为并靠,即合在一起的意思,如“合并、并吞”等。如《史记?秦本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句中的“并”乃兼并的意思。又引申为挨着、并排,如“并肩而行、并驾齐驱”等。“并”在用作副词时,表示同时存在,一起进行的意思,如“相提并论、并发症”等。又可用作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如“并且”。
“并”的异体字写作“竝”。《说文》释为:“人并也,从二立。”甲骨文字形由两个“立”组合而成,像两个人并排靠拢在一起的形状,“竝”字的楷书形体写作“並”。显然,“并”和“並”的造字意图相近,但仍有差别:一个是兼并,一个是并列,都有“一起、一齐、一同”之意。现代汉语将它们归并为一字,写作“并”。
“非fēi”,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非”字是两个背对背的男人侧影,人形中部刻意强调的双手,说明他们之间的各行其事、背道而驰。金文的“非”字与甲文构形相同,但侧视人形已无法辨析。小篆的“非”字,照猫画虎,更是面目全非,楷书缘此写作“非”。
“非”的本义为各行其事,含有“悖离”、“违背”。《说文》因此释为:“非,违也。”词义引申后,泛指事物的不合于法度,如《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中的“非”即用作“违背”。违背正确法则就是错误,因而,“非”又泛指一般意义上的错误、不对,与“是”相对。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现代汉语中则有“大是大非、明辨是非、分清是非”等词语。
在汉语虚词中,“非”作否定副词,可用于判断句,如《论语?宪问》:“管仲非仁者与?”又虚化为否定性前缀,如“非卖品、非金属、非对抗性矛盾”等。在“非……不可”双重否定语句中,则表示“必须”之义,如“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有学者认为:“非”的构形源自于手捉小鸟或蝉类昆虫使之翅膀折腾而飞不走,“非”因此有不可、不能义。非的本义由转注后的“匪”字所承继。
“斗dòu”是“鬥”的简体字。甲骨文的“斗”字,像两个人在打架,你抓我的头发,我抓你手臂,两人扭成一团的样子。金文和小篆字形已离两人打斗的形象较远,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参照,就很难理解“鬥”字的形和义。楷书缘此写作“鬥”,汉字简化时,借升斗之“斗”为“鬥”的简体字。
“斗”,《说文》释为:“鬥,两士相对,兵仗在后象鬥之形。”因此,“斗”的本义为对打、搏斗。《荀子?荣辱》一篇中说:“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可以说,这是对“斗”的最好注释。“斗”,由争斗之义又引申为战斗,如“且引且战,连斗八月”,这里的“斗”已是两军对垒的战斗了。“斗争”一词,原本指搏斗争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斗地主,斗右派之后,“斗争”一词已演化为群起揭发、批判,时而加以拳脚之义。
“斗”字的楷书繁体写作“鬭”,与繁体的“門”字形体接近,极易混淆,读写时应细加辨析,如“聞、閏”等字均以門为其类符。
“众zhòng”,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上下结构:上半部是一个“■”形符号,表示目标或目的地;下半部是三个“人”字的组合。两根会意,表示很多人往同一目标行进。
“众”的字形在历史演变中发生了很大变化。金文字形把甲骨文的“■”(目标)讹变成了人的眼睛,小篆字形上半部更进一步写成横“目”。楷书繁体字的字形,上半部由横目进一步变成了“血”形,下半部的三个“人”字也难以从字形中辨认了。简化后,楷书写作“众”,“三人为众”,便简洁、明了许多。
“眾”字的本义指许多人往同一目的地行进,不论三人盯着一个目标,还是三人歃血为盟,都有众人之义。如“大众、群众、听众、观众”等词中的“众”,都是表示许多人。成语中有“众怒难犯、众口难调、众叛亲离”等语词,其中的“众”字,也表示许多人。“众”,又引申泛指事物的许多。成语中有“众矢之的”、“众矢”就是许多箭。宋代诗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中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句,此处的“众里”指人堆里,也指众多地方。
“聚jù”,这是一个形声字。小篆字形为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取”字,用作声义旁;下半部是三个“人”字,用作类符。两形合体,含有许多人共同去割取敌人的耳朵的意思(古时打仗,以割取敌人的耳朵为杀敌多少的凭据)。因此,“聚”字的本义为许多人共同去作一件事。如许多人汇集在一起开会称为“聚会”;许多人汇集在一起共同进餐称为“聚餐”;一个人读书做事时,专心致志,把精神集中起来,称为“聚精会神”,均用的是“聚”字的本义。由会集的意义又可引申指积聚、收集,如“聚敛、聚沙成塔”等。成语中有“聚蚊成雷”,意思是说积小可以成大。飞蚊的声音虽然很小,但一大群蚊子积聚在一起就会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聚”字下半部的三个“人”字,有众多之义,而会集、积聚的词义都含有众多的意思。所以“聚”也用来表示聚众。如众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时称为“聚讼”。
汉字形体的演变,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眾、聚”的小篆字体,下半部都是三个“人”,但在楷书字体中,这三个“人”字就无从识别了。因此,认识一个字的造字结构以及原本的意义,往往要追溯它的古文字字体。
本文来自年轻人玩的就是心跳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