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懂的经济学pdf下载

摘要王宇编著的《一读就懂的经济学》是一本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经济学入门书。 本书从日常生活、工作、管理、经商、社交、理财、婚恋,博弈等领域出发,为读者展现一个经济时代,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到生活中的细小方面。一读就懂的经济学 内容简介本书从日常生活、工作、管...

摘要

王宇编著的《一读就懂的经济学》是一本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经济学入门书。
本书从日常生活、工作、管理、经商、社交、理财、婚恋,博弈等领域出发,为读者展现一个经济时代,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到生活中的细小方面。

一读就懂的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日常生活、工作、管理、经商、社交、理财、婚恋,到博弈,在这些领域为读者展现一个经济时代,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到生活中的细小方面。本书没有难懂的图表和公式,也没有长篇的理论。有的是通俗易懂的文字,有趣且生动的案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知识,让每个人都能读得懂。

一读就懂的经济学 目录

第一章 经济现象

1.次贷危机:经济周期交替合理阶段

2.国际贸易:利弊之间存在着不公平

3.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祉的基础

4.通货膨胀:为什么钱不再那么值钱

5.股票指数:经济的晴雨表

6.产能过剩:钢铁业的前途

7.房产地产:失控的过山车

第二章 生活——经济学无处不在

1.消费者剩余,商家的另一种智慧

2.漫游费也是一种垄断

3.打折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4.“价格歧视”,商家的差别定位

5.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

6.为什么商家都喜欢做广告

7.捆绑销售是商家惯用的戏法

8.东西越贵越值得信赖吗

9.牛奶与可乐,妙趣横生的经济学现象

10.颜色也值钱

11.洗衣店也讲究男女有别

第三章 职场——经济潜规则的“集中营”

1.老板的算盘:裁员与减薪之间的博弈

2.马太效应:收入越高薪水涨得越快

3.午休经济:商机散落在每个角落

4.职场生存:追求理想不要忘了自身利益

5.上司的称赞:实则为了减少给员工的物质奖励

第四章 管理——让利润来得直接点

1.“打工皇帝”的感性管理一圆心理论

2.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个人品牌效应

3.企业管理最经济的信条——员工是上帝

4.独具一格的用人策略——分槽喂马

5.工作成就的来源——激励制度

6.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

7.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管理

8.企业管理的魔力——帕累托法则

第五章 经商——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

1.利润到底来自何处——二八法则

2.如何降低开发成本——留住老顾客

3.最大限度赢得利润——增加产品附加值

4.零成本大收益——商机

5.竞争对手的利用价值——价值链

6.大家之风的多赢格局——行业龙头

7.变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市场细分

8.经济危机让谁受益——口红效应

9.看透消费者心理——商品定价策略

10.如何分散风险一分散投资

第六章 博弈——经济学中的高级智慧

1.“理性”让你技高一筹——囚徒困境

2.做一头聪明的小猪——搭便车

3.做最后的赢家——先发制人

4.掌握信息是关键——信息博弈

5.不做最后的笨蛋——博傻理论

6.大蛇背小蛇——以“奇”制胜

7.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分蛋糕理论

第七章 社交——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1.成功在于你认识谁——人脉经济

2.借势人脉好成功——投资高手

3.狡兔三窟,多个朋友多条路——无形资产

4.打造成功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5.“人脉”为你吸引更多的“钱脉”——人脉存折

6.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人脉投资

7.逢人只说三分话——口才资本

8.不妨从经济话题开始——社交应酬

第八章 理财——钱生钱的经济学技巧

1.让你的钱流动起来赚更多的钱——财富增值

2.习惯为自己的生活做预算,有备无患——现金预算

3.收入永远大于支出,管好现金流——资金分配

4.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组合

5.最安全的理财方式——银行储蓄

6.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外汇投资

7.稳赚不赔的秘诀——房产投资

8.抗通胀的“良药”——黄金投资

9.给自己的未来系好安全带——保险

10.让你的理财更省心——基金

11.投机性资本——热钱

一读就懂的经济学 精彩文摘

3.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祉的基础

所谓经济增长,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经济是反映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更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在致辞中强调:“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福祉就是一句空话。”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说:“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尤其是在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失业人数也是大幅增多,经济增长速度慢了,失业率就高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增加,企业创造的效益就会提高,而对人才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自然失业率就低。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率,年平均达到9.4%,但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1985—1990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中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变异,变异的原因还是源于中国的特殊情况。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增长优先论”,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飞速增长的势头,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在GDP’的大幅增长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全面发展。我们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富拥有程度就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一个地方GDP的总有效累积数值越大,表明这个地方越富有;当年的GDP有效累积越多,说明当年此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由于经济发展不仅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也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入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变化在内的经济进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得到全面解决。如果一边是GDP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却是一些无效的GDP,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发展,因为只有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财富。一个地方不断出现消失的GDP或者是无效的GDP,只能证明我们过去做了太多的无用功。而这也是事实,很多地方的面子工程就是典型,还有很多地方的城建规划朝令夕改,房子拆了建、建了拆,屡建屡拆,每一次的拆迁过程就是过去GDP的消失。正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GDP看似增长了,但人们的经济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普遍效率低下、冗员数量大。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相当多的人员离岗或下岗。但由于这些被释放出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所拥有的技能有限,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而经济增长对过剩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又远小于市场供给,导致相当多的人员在下岗后不能重新就业。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扩招,使很多接受高等教育者一毕业就失业。因此,反映在统计中的数据是国有企业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GDP逐年增长,但失业率却处于上升趋势。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很多人转入城镇现代部门就业,但他们一般没有被列入统计中的从业人数中去,而占据了计入统计中的城镇需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岗位,使得这些年尽管经济增长较快,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在不断上升。

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快,但就业率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让经济增长真正为人们带来切实的利益,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服务业为主来带动需求,积极扶持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这两个能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其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延长产业链,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加快制造业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重组。对于服务业,由于目前其占GDP的比重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倡导而不大力推行的产业。事实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就业增长弹性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

面对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增加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民营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三非”就业,是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它可以为消化大量的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创造环境。

其次,提倡非正规就业。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非正规就业是指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随着市场导向机制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比例逐步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承认非正规就业将有助于再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发展国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应成为中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在就业压力逐步缓和时,再逐步转到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综合国力增强的前提,而对于国民来说则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但是,经济增长的表象背后不一定全是繁荣,很多经济学定律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具体恰当的经济措施来解决普通经济规律解释不了的问题。

本文来自热恋少女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2-14
下一篇 02-14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