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林风眠绘画鉴赏
作者:郑晓慧侯琳琦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pdf,txt
本电子书只供学习参考,请更多地支持正版图书。
林风眠绘画鉴赏内容简介
《林风眠绘画鉴赏》(pdf,txt格式)pdf电子书免费下载,作者:郑晓慧侯琳琦(读图时代收藏馆),于2011 年2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林风眠绘画鉴赏部分内容
郑晓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博士侯琳琦,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博导
..一章
咫尺画堂深似海 一生唯求画中游——艺术之路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上的一个山村里,当我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热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后来在欧洲留学的年代里,在四处奔波的战乱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远的松林和屋旁的翠竹。我感到万物在生长,在颤动。当然,我一生所追求的不单单是童年的梦想,不单单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活到我祖父的年岁了,虽不敢说是像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
注:此文为台湾省立历史博物馆于1989年出版的《林风眠画集》所作之序。
一、少年诗人助墨香
1900年12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世代都是贫困农民的家长给孩子取名为“林绍勤”,小名“阿勤”,寓意他能够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而生活。这个朴素的愿望,真的在林风眠一生中得以应验,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勤勤恳恳地耕耘在艺术天地里。阿勤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靠打石为生的石匠,阿勤从小就在旁边看祖父在石碑上用凿子雕刻图案花纹。阿勤的母亲叫阙阿带,是山居的汉族与本地的苗、瑶混合的后代。阿勤刚生下来时,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小,族里的人建议扔掉这个孩子,认为即使留下来也养不活,但母亲舍不得孩子,坚持把阿勤留下来养大。母亲给了阿勤第二次生命,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温柔善良又吃苦耐劳的。
阿勤的童年本应该是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的,但七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令他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痛处之一。阿勤的爸爸和祖母对阿勤的妈妈不好,老是让她一天到晚的干活劳动,不给她半刻休息的时间。在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中,妈妈与村里一位染布的男青年发生了私情,被族人知道后受到族规的重罚。妈妈被族人用绳子绑住在村里游行,用树枝狠狠地鞭打,放山蚂蚁在身上咬,甚至把火水(汽油)浇到身上,要烧死她。后来,林风眠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当时被关在屋里,不让出来,当时什么都不知道,也没看见这些惨剧,在家突然有一种感觉,突然愤怒疯狂起来,我拿起一把刀,冲出门大叫,我要杀死他们,将来我要把全族的人都杀?。远远地看到了妈妈垂头的形象。很多人把我抱牢了,夺了我的刀,不要我接近妈妈。我大哭大叫了一顿,他们把我抱回家里。”从此以后,阿勤和妈妈天各一方,再也没有相见。后来妈妈被族叔卖掉了,没有了音讯。失去母爱的林风眠变得敏感而内向,他不愿意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不愿意接触陌生人,他开始在临摹《芥子园画传》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守护着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伤痛。对于一个年仅七岁就失去母爱的孩子来说,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甚至在晚年,林风眠还不断向别人说起母亲的好处。可见,失去母爱给林风眠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给他的童年蒙上了灰色的阴影。灰色的童年奠定了林风眠艺术之路孤独寂寞的基调,他笔下的仕女都隐隐带有淡淡的哀伤,小鸟显得纯真孤寂,就连小雏菊也在诉说着淡淡的忧伤。
带着失去母亲的伤痛,林风眠进入村里的学堂读书。老师给他起名叫“林绍琼”,他不喜欢,自己改成“林绍群”、“林凤鸣”。后来,爸爸再婚,给他找了继母,继母对他不好,林风眠更不愿意生活在家中。他15岁就离开白宫镇,从高小三年级肄业,然后越级考入县城省立梅州中学,开始了新的生活。梅州中学由黄遵宪等人始建于1904年,曾命名“务本中西学堂”、“务本学堂”。历史悠久的梅州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郁而自由,给少年林风眠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少年林风眠,对古典诗文有着天生的禀赋,喜欢沉浸在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中,细细体味读经典文章的妙处。古典诗文的浪漫世界,使林风眠的艺术感悟愈加细腻深微。林风眠痴迷古典诗文之心日笃,遂组织同学在学校成立了诗社,取名为“探骊诗社”。诗社的名字源于“探骊龙颔下之珠”的典故,古代寓言中的骊龙,传说颔下有千金之珠。原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深渊,摸到黑龙,在其颔下取得一颗宝珠;后比喻写诗作文抓住了要领,深得命题的精髓,也用来比喻经过艰苦学习而取得优良成就。林风眠与同学取“探骊”的寓意为通过研习古典诗文而得到文学艺术的精髓。林风眠任诗社的副社长,常组织同学参加吟诗对句的活动,再加上他的诗文雅兴,在同学中威望很高。诗社的诗友很多,有叶剑英、李金发、林文铮等人,他们后来对林风眠一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王维、孟浩然、李白和杜甫是林风眠最喜爱的诗人,他欣赏王维山水诗高旷清幽的“无我之境”,倾慕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抒怀壮逸的“有我之境”,惊叹于“诗仙”李白奔放豪迈的超然气节,感慨于“诗圣”杜甫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古典诗文陶冶了林风眠的艺术情调,暂时抚平了他内心深处的伤痛,展现给他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林风眠在梅州中学读书时,除了喜欢古诗,对绘画更是如醉如狂,敢于创新。梅州中学的国画老师梁伯聪先生发现了林风眠的艺术天赋,对他关爱有加。梁老师常常在林风眠的作业上打120分。当时一些同学很好奇地问老师,梁老师说:“你们的画如果能画得和我一样好,就该打100分。他的画比我还好,我就应给120分呢!”林风眠除了在?堂上受到梁老师的指点,课外还得到老师的热情辅导。他家境清贫,读中学时寄寓在林氏宗祠,并在那里设有自己的画案。梁老师每月总要到那里去几次,与林风眠谈画论艺,成为林风眠的良师益友。在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热情鼓励下,林风眠对艺术的兴趣愈加浓厚,更坚定了他学习艺术的决心。林风眠对梁老师的恩情久久不能释怀,直至在近三十年后,他还作画送给恩师。1943年林风眠独居重庆,曾作一幅《竹石》图送给年过七旬的梁老师,以表敬仰之意。画面右下方题有“伯聪吾师指正。生林风眠。”画中的“竹”、“梅”和“水仙”,寄予着对老师高尚人格的赞誉之情。
二、壮年豪侠任天下
1918年,林风眠中学毕业,来到上海找好友林文铮,看到招收勤工俭学的学生赴法留学的广告,便与林文铮一同报名。1919年12月,林风眠与好友林文铮乘船赴法,开始了一生的艺术追寻。1920年,林风眠在巴黎枫丹白露的一所法华学校补习法文,枫丹白露的森林是林风眠最喜欢去的地方,他边散步边领略大自然的神韵。为了不让时光虚度,林风眠又转到伍格中学,白天学习法文,晚上画石膏像。这时期,他把自己的名字凤鸣改为风眠,风儿入眠,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1921年,林风眠进入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西洋画。半年后,校长杨西斯对刻苦学习、生活俭朴的林风眠颇为器重,介绍他去巴黎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去深造。这样,林风眠转入巴黎美院柯罗蒙画室学习素描和人体油画。这一时期,徐悲鸿和常玉也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师从不同的老师。林风眠的老师柯罗蒙,是一位写实主义大师,善画人物,多画历史故事、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林风眠对此钦佩不已,醉心于写实技法。半年后,杨西斯老师专程来巴黎美术学院看望林风眠,看到学生沉迷于自然主义的框子里,没有什么进展。?西斯严厉批评林风眠不要变成学院派,启发他走出学院的大门,到各大博物馆去研究学习,尤其是东方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去学习中国最宝贵而优秀的艺术。杨老师鼓励林风眠要博采众家之长,不能光学绘画,雕塑、陶瓷、木刻、工艺等艺术也要学,要像蜜蜂一样,从各种艺术中汲取精华。在杨老师的点拨下,林风眠发现了学院派的不足,勇敢走出了学院派的旧框子,开始了更广阔的艺术探索之路。在罗浮宫博物馆里,林风眠陶醉在希腊雕塑和文艺复兴艺术之中,他最喜欢达·芬奇《蒙娜丽莎》这幅画,并将之作为“情感与理智平衡”的典型代?。不过,林风眠对西方大师的作品多注重吸收其内在精神,并不做刻板临摹。他还常去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那里收藏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唐代的三彩、宋元的白瓷与青瓷,还有中国各个朝代的雕塑、非洲的绘画及木雕。这些艺术珍品深深吸引了林风眠,他沉醉其中不知疲倦地学习和研究。林风眠还到画店、私人收藏者那里去看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流派的艺术作品。他对当时巴黎画坛最为活跃的现代艺术家毕加索、马蒂斯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风眠认真研究他们,并发现西方不少画家竟然是从中国传统艺术?汲取营养的!这让曾经崇拜西方艺术的林风眠,意识到自己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使他萌发出沟通中西艺术的念头,让中国绘画也在现代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占一席之地。
1923年,结束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业的林风眠,与林文铮、李金发等游学德国,偶遇德国柏林大学的罗拉小姐,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在德国游学期间,林风眠深刻理解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领悟了北欧人对人生的冷静剖析态度和对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取向:忠实于自己的感觉,用画笔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林风眠在德国期间创作了大量油画?以关注生命、生存、生活为主题。这段时间也是他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全新的素材和经验,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创作大幅油画,多以海滨和咖啡馆为题材,在绘画风格上倾向于表现主义,造型简约,笔触粗犷,色调强烈而凝重。如表现德国渔民的《渔村暴风雨之后》(又名《平静》),描写在暴风雨过后,一群村女穿着厚厚的深色长衣裙,戴着头巾,在海边迎着刺骨的海风眺望远方,或许她们在等待家人出海的平安归来,或许她们在为家人默默祈祷。画面色调凝重,构图顶天立地,极富视觉张力,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摸索》创作于1923年?仅花了一整天时间,一气呵成。林风眠在这幅画中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主题,通过相貌毕肖的古今伟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情形,象征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探索前进的艰难过程,寄予画家的希冀和憧憬。画面以黑暗的长夜为背景,主色调为黑灰色,风格粗犷、沉郁,笔触阔大,不求细节,气魄恢宏。
1924年5月,在欧洲第一次举行“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以42幅作品参展,成为展品最多的画家。蔡元培先生在展览会上,初次看见了林风眠的作品《摸索》,就深为惊叹,认为他不仅是很有天才的青年,而且是大有新思想的艺术家。《摸索》描写古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人在追求光明与真理。蔡元培最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一画,而林风眠的《摸索》正暗合拉斐尔的精神,也是暗合蔡元培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堪称“同声相应”。在这次展览会上,蔡元培发表了“学术上调和与民族上调和”的观点,深深影响了林风眠“中西调和”艺术观念的萌发,促使林风眠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中西艺术的差异。
本书以绘画题材为类,对林风眠的绘画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在介绍同一题材的作品时,按时间顺序选取了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并通过与其他画家的比较,深入了解先生在融合中西艺术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创作方法和实践,也可以窥见先生艺术探索的艰辛历程、精湛高超的创作技法、热爱艺术的执著精神和融合中西的宽阔胸怀。
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系列图书,视角独特,图文结合紧密。
本站的pdf电子书《林风眠绘画鉴赏》主要是由网络收集整理来的,最终著作权仍归属于原书的作者郑晓慧侯琳琦和出版商。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多多支持我们的图书出版事业,让辛苦写书的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此也要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感谢出版社为《林风眠绘画鉴赏》的出版所做的工作。本站只提供图书的试读版,同时欢迎更多的爱好读书的朋友来电子书下载网来分享更多好看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您所需要的电子书籍。最后衷心感谢您下载《林风眠绘画鉴赏》pdf版免费电子书。
参考: 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林风眠绘画鉴赏
本文来自暮以随然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