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作者:徐平利
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内容简介
职业教育之所以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因为“职业”这个命题充满了人类生存的“爱恨情仇”。人的生存过程总是在真实与荒谬、灵性与愚昧、批判与迷恋的二律背反当中呈现出丰富多彩性。比如,人不可避免地要在自己创造的“职业”当中生存,但是又不可避免地试图从“职业”当中挣扎出来——寻找和逃离构成了一部曲折前行的人类文明史。也许,人类的梦想就是追求一种超越“职业”的诗意栖居之境。
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美好生活与职业活动
题一 人是美好生活的追寻者
题二 什么是美好生活
题三 享受“审美境界”
题四 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的吗
题五 职业是寻觅美好生活的表现形态
题六 职业的自由度
题七 职业的美好体验
第二章 作为职业指向的教育活动
题一 身份和权力的争夺
题二 从教育到训练
题三 “训练”成了教育的流行病
题四 职业教育:一个历史的概念
题五 职业指向:训练还是教育
题六 职业教育:创造生活的审美境界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
题一 人性与社会
题二 职业志趣
题三 市场需求
题四 其他因素
第四章 职业教育认识论
题一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
题二 自由精神:人类历史的种子
题三 逻辑起点:“教育”和“职业教育”
题四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的历史分期
题五 历史研究的目的
第五章 职业教育的“史前时期”
题一 从自由精神出发的人类历史
题二 教育是自由精神的呼出
题三 自然的“职业教育”
题四 从“自然”到“自由”
题五 自然的“职业教育”被职业的“自由教育”取代
第六章 “自由教育”时代
题一 “精神”贵族化
题二 神的意志与人的自由
题三 公元前7到4世纪:城邦社会的精神生活
题四 教育为政治服务
题五 贵族阶级的“自由精神”
题六 代表人物:理念论与实在论(上)
题七 代表人物:理念论与实在论(下)
题八 从“有限的自由教育”到“阶级的职业训练”
第七章 封闭社会与教育选择
题一 历史的年轮
题二 封闭社会
题三 封闭社会的职业伦理
题四 职业伦理的训练和控制
题五 自由精神与教育抉择:“杀出一条血路来”
……
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精彩文摘
清教徒主要由商人、工匠和航海者构成,正是“技艺社会”的亮光使他们从长期的压制中获得解放,所以他们对科学和技术兴趣。清教徒的“劳力者”性质使他们坚守“惜时、勤奋”(后被总结为“时间就是生命”)的职业伦理,这种职业伦理与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闲暇出智慧”的职业伦理形成冲突,所以他们要寻找新的理论支撑,加尔文对《圣经》的新诠释和弗朗西斯·培根的论科学著作就在他们中间流行。清教徒神学家也出现了。清教徒神学家威廉·帕金斯(william Perkins,1558-1602)认为,手工业是在神的光轮之下进行的,它将有益于人类;手工业与法官和教会牧师的工作一样,都受到神的福佑。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典型的“异教分子”——泛神论者斯宾诺莎,他更是认为,自然就是神,“人们怀着一种曾经指向上帝的敬畏和惊奇之心来对待自然。他的祈祷转变成了研究和试验,对祈祷的回应通过人类控制自然而获得”。
研究科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问题。16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出现了一个叫“自然秘奥学院”的科学家交流机构;1598年,接纳科学和技艺人才的格雷沙姆学院在伦敦建成,该学院不仅是用英文(当然也有拉丁文)宣讲科学的地方,而且是学者与技师会面和交流的地方。
本文来自一纸枕书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