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继红与诗意教育 作者:蓝继红
蓝继红与诗意教育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蓝继红与诗意教育 内容简介
《教育家成长丛书(第2辑):蓝继红与诗意教育》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可以看出作者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对教学的痴迷和眷恋。今逢盛世,全民重教,社会尊师,教师幸甚、人民幸甚。祈望中国教坛人才济济,名师辈出。诚愿《教育家成长丛书(第2辑):蓝继红与诗意教育》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助一臂之力。
蓝继红与诗意教育 目录
回望前尘路漫漫
一、教书是为了救自己
二、一波三折的面试
三、师恩难忘
四、从教研员到小学老师
寻找适合孩子的习作教学
一、追问——孩子为何不爱习作
(一)关于孩子是否爱习作的调查一实话实说
(二)孩子对待表达的原本状况——孩子的需要与天性
(三)孩子不爱习作的原因——对接天性呵护需要
二、习作——小学写作教学的新定位
(一)对学生的新理解:个性写真
(二)对写作的新解读:自由表达
(三)对教师的新要求:解放心灵
三、反思——习作教学曾经的误区
四、寻找——适合孩子的习作教学世界
飞翔以教材为翼
一、认识——与小学语文教材结缘
(一)小学语文教材是什么
(二)小学语文教材有什么用
二、走进小学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特征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思路
(三)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方法
(四)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含义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三)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反思中成长
一、谐动教学的建构背景
(一)儿童是语文教育的主体
(二)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是语言教育和文学
教育
(三)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活动
二、谐动教学的理念
三、谐动教学的基本目标
四、谐动教学的特点
五、谐动教学的操作策略
(一)氛围和谐,让学生愉快地学
(二)巧置情境,让学生生动地学
(三)激发情感,让学生主动地学
(四)创设活动,让学生投入地学
植根劲节学堂诗缘
一、走进草小
二、我们的学校
(一)寻找学校的文化之根
(二)诗化社区文化,发现植养土壤
三、今天走进草小
四、诗意的管理
(一)目标:锁定与坚持
(二)关怀:柔性的诗意管理灵魂
我们诗一般的学校
一、孩子们的诗歌世界
二、偶然中的必然——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诗歌教育
(一)孩子们缺了点儿什么
(二)孩子们需要点儿什么
三、自发后的自觉——诗歌教育的措施
(一)爱诗的孩子有了家——成立诗社
(二)更多的孩子爱上了诗——开设兴趣班
(三)活动促进校本研发——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
(四)活动催发多种措施——丰富的诗教形式
(五)活动融通社区内涵——品味草堂文化
四、追寻中的珍藏——诗歌教育的成果
(一)生成活动,诗歌教育成为渲染童趣的乐园
(二)融合资源,诗歌教育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源泉
(三)顺应需要,诗歌教育成为满足童心的精神家园
五、浸润中的变化——诗歌教育的效果
每个人都是校长的学校
一、执行校长的缘起
(一)感性的雏形——特色制度在工作中萌芽
(二)理性的选择——特色制度在思考中清晰
二、执行校长制度的几个关键词
三、成长,守望执行的田园
(一)制度的基本运行
(二)校级教师执行校长制度的基本管理
四、小校长搭起彩虹桥
(一)我们用童心看世界
(二)民主意识在这里发芽滋长
(三)属于孩子们的世界不是只有童话里才有
(四)让孩子们自己搭起一座彩虹桥
五、争创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习惯连锁步步高
(二)总店评价争“星”升级
(三)充值系列好习惯,拾级养德享童年
(四)关注给我们激励,关心给我们动力
六、年级教师执行校长给事业一个平台
七、守候品味执行的成果
(一)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学校民主管理
(二)营造“和谐校园”环境,达成团队共同的愿景
(三)执行校长制度与年级组长负责制的区别
(四)顺应教师发展需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八、收获,分享执行的快乐
(一)“计划”与“经济”兼容的人力资源运作新模式
(二)营造诗意的干群氛围
(三)营造智慧校园
九、生长——呈现出什么样的学校生态
(一)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活动
(二)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校园
十、荟萃——可传承的学校管理文化
(一)独特理解民主管理
(二)组织创新
(三)机制运行的保障
源于感动的幸福
一、感动来自总理的关怀
(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理解关爱教师
(二)要从文化陶冶的角度引领培养教师
二、感动来自领导的鼓励
三、感动来自老师们的关爱
不是尾声——一条新的地平线
后记
蓝继红与诗意教育 精彩文摘
我们经常讲,课堂教学时,很重要的一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分析教材,就要找到重点,发现难点,抓住关键处。
1.重点
什么是重点?所谓重点,是语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安排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是教师必须着重阐明的部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如何分析重点呢?确定重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要明确重点的相对性。一节语文课的重点内容是相对而言的。因而,一个单元里的精读课文既有重要的部分,也有非重点的内容;另一方面,某一内容在该单元内可能是重点,在全书中就不一定是重点了。
第二,根据教材的主次确定重点。分析课文重点时,应当首先分析清楚单元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明确各单元在整体中的地位,再根据各单元教材的教学目的,来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每本语文教材都有重点训练点,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每节(课)又有重点内容。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统观全局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并紧紧围绕重点内容设计教学,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重点。一般来说,讲读课文是教学的重点,里面也有很多的训练点,而阅读课文一般是让学生自主感知,自主学习的。
第四,根据学生的已知或未知情况确定重点。分析教材时应注意,已学的内容不能作新课的重点。有时从局部分析,某问题是某节的重点,但由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学过,就不能作为新课的重点了。
有时候,重点内容不易确定,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分析得出。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以上各种方法,钻研教材,全面衡量,作出正确的判断。
本文来自努力打拼@路上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