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生动的、丰富的情商课堂。同时,本书给大家提供了全面的情商教育过程,读者和老师都可以快速便捷地把它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和生活中,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作手册。作者有三十多年的情商培训实战经验,总结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情商培训主题和游戏。任何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了解情商教育的关键。
情商教练手册 高情商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作者:[比利时] 米杉
情商教练手册 高情商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情商教练手册 高情商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内容简介
《情商教练手册》以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的形式,从一个广阔的人生视角,揭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沟通之中潜藏的病态模式,并进一步呈现了积极正向的沟通方式与情感技巧,探讨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某些主题。
尤为重要的是,在整合之后,提供了一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教育方案,一套有助于完善传统教育的生动方案。
“我选择生气?”
——是的,你总是有选择。在事实面前,你可以选择生气或者不生气。伤害你的并非事实,而是你对事实的解释,是你的选择。
“你真的会说话?”
——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指责不攻击不投射,你能否做到?
小小情商训练营,教你识别自己的需求、把握自己的选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补上学校教育严重缺失的情商课,最终享受生命的丰饶与自由。
情商教练手册 高情商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目录
引言
1 像照相机一样看
2 感受在身不在脑
3 识别你的需要
4 如何提出有效的请求
5 放下评判
6 承担责任:你总是有选择
7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
8 有毒的想法,创造性的想法
9 找到自尊与自信
10 找到内在自由的空间
11 主动倾听的技能
12 将冲突情境转化为双赢局面
13 你到底是谁?找到真我
14 澄清意愿使你更有力量
15 什么是真正的领导能力
16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所看即你所是,
17 探索内在空间
18 价值与目标:知道你想要什么
结语
情商教育培训指南
情商教练手册 高情商是如何培训出来的 精彩文摘
1.像照相机一样看
这是一节情商(EQ)课程。学生们已经在教室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了。他们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一共30位。老师请学生们就以下主题进行写作:“假设我是街头的一部照相机,不断地记录着各种画面,我会看到什么?”有些学生已经写好了,有些学生还在纸上唰唰地写着。天气很炎热。时间到了,老师说:“把你写的内容收好,后面你会有机会再回到这个主题上,我们大家将会一起讨论……”
学生被要求上课期间不许离开教室,所以其中一个学生举手说:“我们想出去买点儿饮料。”
“斯蒂芬,你的意思是?”老师问道。
“我想我们中的一些人都快渴死了。我们能出去喝点儿东西吗?”
“一些人?”老师带着吃惊的表情答道,“真有趣!你是怎么知道的,斯蒂芬?你能告诉我吗?”
“噢,这不明摆着嘛。天这么热,我们已经在这儿坐了有一个多小时了……”斯蒂芬答道。
“什么是明摆着的?”老师继续追问,“是说你在这里一直坐着吗?”
“不是,是说我们都渴了!”
“是不是有些同学告诉你他们需要喝水?”老师在问的同时向斯蒂芬走去,“你是看到他们晕倒了吗?他们做了什么让你知道他们口渴了呢?”
“嗯……我觉得渴了,”斯蒂芬有些怯生生地说,“我推想他们肯定也是这样的。”其他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
“太对了,斯蒂芬!是你这么推想的!这就很有趣了,我想请你看到的一点是:你所说的结论并没有事实依据,你只是推测别人会和你产生同样的感受。你在为其他人而非仅仅为自己说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射……其实,斯蒂芬,在通常的话语环境中做出这样的推测是很正常的。但我想借此机会来指出一种话语倾向,一种惯用的沟通方式。我把这件事再进一步引申一下。”老师开始面向全班同学讲话,“我马上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寻找答案时,请仔细地观察自身。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我的问题是:此时在这个城市里有没有绿色的出租车?此时此刻有没有绿色的出租车正在城里行驶?注意你的体验,看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好的,现在请继续闭上眼睛。认为城里有绿色出租车的人请举手(有3个人举手)。很好,认为没有绿色出租车的人现在请举手(12个人举手)。好,认为自己‘不知道’的人请举手(15个人举手)。好的,现在请睁开眼睛。最终的结果是:10%的人认为有绿色出租车,40%的人认为没有,有一半的人说‘不知道’。好的,杰瑞米,你是举了手的,认为街上有绿色出租车,那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看到过的。”
“你什么时候看到过?”
“就在几天前,好像是礼拜一吧。”
绿色出租车?
“那你怎么知道那辆出租车还是绿色的呢?”
“噢,我只是推想……”
“是的,你的确是推想。你只是在记忆中搜索了一遍,而不是用眼睛在街道上仔细察看了。你根据假想生成了一种观点,得出了结论,并用它来判断你实际上不知道的情形。好的,这只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行事,那就是解释、推断、投射我们自身的经验、感觉、意愿,甚至恐惧……而不是去看眼中看到的真实情形。如此,我们往往是透过过滤镜或有色眼镜看现实的世界,因而没有接触到真正现实的生活。大家想想看,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一会儿,有几个人举起了手。
“我们就像住在互相隔离的气泡里。”
“我们很难自如地沟通交流。”
“我们不快乐。”
“我们接触不到真实的生活。”
“我们感到迷茫。”
“生活像一团乱麻。”
“说得好,太对了!”老师说,“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你们认为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学会去看事物本来的真相,不加臆想,不加推测……”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呢?”
本文来自不择手段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