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超人讲座 超越自己 遇见自己 作者:[韩] 朴赞国
尼采超人讲座 超越自己 遇见自己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尼采超人讲座 超越自己 遇见自己 内容简介
时下很流行疗愈系书籍,这些书旨在为那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身心俱疲的人带来些许温暖慰藉。但是尼采却从来不试图给人安慰,不仅如此,他反倒极为严厉地鞭策着人们。今时今日,人们都为了享受无忧无虑的安逸生活而竭尽全力,可是尼采却说:“要活在险境当中!”“不要期待你的命运一路坦途,而应该希望它残酷多舛!”不期待安慰和同情,不要脆弱的意志,为了自身的提高和强化,我们需要痛苦而艰辛的生活。无所畏惧的意志,这才是尼采希望人类所具备的。当今世界,处处都在上演残酷的竞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生存下去,想知道我们的社会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那就有必要聆听尼采的箴言。
尼采超人讲座 超越自己 遇见自己 目录
第一个问题“我的人生为何如此艰辛”
鄙视追求安逸生活的人
人生是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
对于生命的判断,不可能真实
我们所不知道的幸福的条件
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
人生,只有不执着于意义,才会变得有意义
从骆驼到狮子,从狮子到孩童
像痴迷于游戏的孩子一样生活
如果人生永恒轮回,你是否会重复现在的生活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与我的意愿相悖”
没有什么比活于险境更美好
尼采为何热爱艰险多舛的命运
命运!改变它?屈服于它?还是肯定它?
残酷的考验是让我强大的最好伙伴
第四个问题“怎样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尊重你的敌人
竞争和冲突乃万物之父
为什么憎恶和恐惧竞争?
升华竞争和冲突的方法
根除欲望,生命也会被瞬间斩断
第五个问题“不信奉神,就会变得不幸吗”
真正关心你的神根本不存在
尼采为何杀死神?
耶稣并非为拯救人类而死
宗教是软弱的人所虚构出来的
如同植根于大地的树木一样生活
第六个问题“人生是否必须有信念”
信念是压迫人生的负担
畏惧成长的人才会创造信念
信念是比谎言更危险的真理之敌
摆脱人生重负,获取自由的方法
第七个问题“艺术能否改变人生”
艺术之于人生,是伟大的兴奋剂
科学知识只是生存所需的信息
艺术让人生更加丰满
用艺术来打造人生
第八个问题“死单单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吗”
死亡是人生的顶峰而非终点
死亡是让人成熟的最好契机
怜悯让人变得软弱
选择自由而自愿的死亡
第九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我自己”
绽放你自己的花朵
打造你自己的个性
你是否甘愿做受制于他人眼光的奴隶?
倦怠是生活亟待改变的信号
第十个问题“怎样才能突破自己”
不光要控制感情,还要控制身体
让弱点也发射光芒
先开导身体,然后才是思想和情感
学习观察、思考、写作的方法
尼采超人讲座 超越自己 遇见自己 精彩文摘
人生是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
某些哲学家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痛苦,亚瑟·叔本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实,在哲学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大部分宗教也把我们的人生看作苦痛。这一点,从基督教把今世比作泪谷,佛教称人世为苦海就可见一斑。
其实完全不用放大到哲学和宗教范畴,几乎每个人都一度觉得人生道路遍布荆棘。我也有很强的厌世倾向,哪怕碰到一点儿困难就会感叹人生充满苦痛。
前面提到,叔本华对于活着为何如此痛苦进行了深入彻底的研究。他用一句话论述了人生的本质。
人生如同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
人是一种拥有无限欲望的存在。对美食的欲望,想拥有美貌异性的欲望,读好的大学、找好工作的欲望,希望子女取得好成绩的欲望,等等。欲望由始至终支配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为了满足欲望而努力。
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觉得痛苦,但是即使欲望得以实现,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会持续很久。在没有欲望的前提下,满足感和幸福感自身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换言之,满足感和幸福感来自于欲望被实现的过程,所以在欲望得以实现的瞬间,它们就开始消失了。
例如,我们很想吃炸酱面,当终于吃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感仅仅存在于这个欲望得以满足的过程中,伴随着饱腹感的出现,幸福感开始消失,厌倦随之而来。
这种厌倦会持续很久,直至刺激我们欲望的新的事物出现,只有新的欲望才能消除这种厌倦感。然后,我们会再次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
通过孩子玩玩具的情景便很容易理解叔本华的观点。看到诱人的玩具,孩子会产生拥有玩具的欲望,于是便央求父母买,有时候还会因此受到责备。
可是,即使是又哭又闹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玩具,对于孩子来说,因此而产生的幸福感也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情。不管多昂贵、多好玩的玩具,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就会玩腻了。
玫瑰色的幸福感消失,孩子被灰色的厌倦所笼罩。于是他们开始跟父母耍脾气,觉得无聊,缠着父母陪他们玩。看到电视里比自己的玩具更好玩的新玩具,便又会产生占有欲望。看到孩子们的这个样子,就无法不对叔本华的“人生如同摇摆于欲望和倦怠之间的钟摆”这句话产生共鸣。
这种现象难道只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吗?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只是欲望的对象不同罢了。孩子们渴望的是玩具,而大人们渴望的则是更富足的生活、更漂亮的异性,住小房子的人则想要更大、更舒适的公寓。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慨叹自己处境的不堪,倍觉痛苦。可是,即便经历千辛万苦,最终得到梦寐以求的公寓,那种满足感也不会持续很久。我们很快就会对新的公寓提不起兴致,再次被厌倦吞噬,新的欲望来袭,我们开始想拥有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本文来自又何必自找失落╮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