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星球 自然界伟大的生存故事(修订版) 作者:[英] 戴尔·坦普勒(Dale Templar)[英]布赖恩·利思(Brian Leith)
人类星球 自然界伟大的生存故事(修订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类星球 自然界伟大的生存故事(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BBC同名巨制系列纪录片《人类星球》,特别推出精彩图集,呈现一手资料,向自然史上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物种——人类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赞美,展现了人类如何与地球上恶劣的环境相抗争,成家立业,繁衍生息,遍布世界每一处角落。
本书中的每一则故事都是对人类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进行的新解构——足智多谋、善于交际,又精于合作。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如何利用各种自然现象和信号征兆以横渡大洋、穿越沙漠,又是如何利用其他动物的生存之道以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在看似荒芜的地方找到水源。尽管我们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但和其他动物一样无法抵御自然的力量,只能趋利避害,步步为营。城市无疑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理想栖息地,然而我们即使身在城市,也始终无法逃避一个事实:人类也只是动物而已,与自然界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BBC自然历史部将镜头对准动物界的强者——人类。世界的自然与人类学专家以及摄影师历时4年,走遍七大洲62个国家和地区,用镜头探寻人类在非常严酷的条件下寻找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径,抓拍到了罕见精彩的人类活动。
本书由纪录片《人类星球》的制作者精心打造,将8集片子浓缩在8个章节中,选用片中数百张经典图片,带我们去领略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既亲密又充满挑战的奇妙关系。
人类星球 自然界伟大的生存故事(修订版) 目录
序言
前言 人类进行曲
第1章 草原:力量之源
顽强的植物
狮口夺食
甜蜜之约
知识之箭
驯化猎物 对抗劲敌
牧群、房屋和马匹
蛇的丰收季
属于人类的草
野象入侵 群鸟成灾
终极统治
第2章 海洋:潜入深海
铤而走险的“采贝者”
海豚搭档
最大的猎物
航海者
值得尊敬的狩猎者
海洋风暴
冲浪的艺术
海洋吉卜赛人的生活
海平面上升
第3章 河流:亦敌亦友
渔业大丰收
瀑布捕鱼
大象——探水高手
水上行走
除冰措施
愤怒的河水与慷慨的洪流
不断生长的桥
无私的河流
第4章 丛林:森林之民
无所不吃
树冠上的飞镖狩猎
智斗大黄蜂
神圣的羽毛
为甜品以身犯险
大象的妙用
没有森林 就没有人类
“出世”的诅咒
对猴子的母性
树冠上的生活
第5章 沙漠:火炉生活
干燥炎热、致命的沙漠
世界上最艰苦的购物之旅
目睹水池干涸
沙漠里的捕鱼竞赛
追随冰雪的牧民
野生动物是贵宾
从未下过雨的花园
地下伊甸园
拉斯维加斯:灭绝的可能性
最富有魅力的丈夫
生命之水
第6章 北极:极地生活
冰之道路
狩猎鲨鱼
海底探宝
伏击独角鲸
海雀来袭
人与驯鹿
治熊法则
太阳再次升起
第7章 山脉:高原生活
地狱采矿
蝙蝠网客
空中之蜜
驯鹰人
狮尾狒与草
奉献一切的动物
山区失明
主宰雪崩
第8章 城市:都市丛林
泥泞之外
荒野之城
粉色之都的猴子
得克萨斯的蝙蝠之城
幻想国的鸽子们
城市有机物
荒地居民
汽车城变弃城
明日之城
后记
人类星球 自然界伟大的生存故事(修订版) 精彩文摘
草原上的孩子。在这片没有围栏的广袤土地上,牧民要循着牧场的变化而迁徙。
草原风景陶冶我们的情操,滋养我们的人性,在那里,我们逐渐领略作为人类的真谛。当我们发现了火对于草原的塑造力,便开始着手重塑草原,将农田布满大山、森林甚至是沙漠。草原风景深入我们的灵魂,这种灵魂的深入,在我们今时今日所创造的郊区湖景抑或城市公园中便可体现。人类的发展旅程与草原、草原动物水乳交融,难以分割。
本章展现了人类在草原上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这个故事开始于食腐动物和狩猎采集者,一直延续到和我们一样的现代城市人,出现在人类和草原的关系中的一系列独特变革推动了草原的发展。
人们认为,人类祖先从树上下到林地之后便形成了直立姿态。自20万年前开始在草原生活时,两足动物智人就能察觉到这片区域内危险的来临,但这里无处可藏,可供攀爬躲藏的树也很少。我们的祖先虽没有利角或犬齿作为武器,但他们拥有智慧。这种智慧在之后数千年间一直推动着人类与草原关系的创新与发展。草原是追溯人类历史的钥匙,也是组成当今世界的重要一环,更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火烧和农业开发,我们已在世界各地开辟了草原。灌溉技术使人们能在高山开垦梯田、在沙漠种植谷物。各个岛屿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试验田,并由高墙阻挡开来,美洲大草原也已种满小麦,但仍有一些族群选择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竞争。
蒙古游牧民族的一位养马人在用绳索套捕他自由放养马群中的一匹母马。数千年前,马群就已与在平原上生活的人们联系在一起——马匹既是牧民的食物,也是交通工具。
顽强的植物
大部分的草原地貌是绿草与树木相互竞争的结果。水源充足时,树木、森林占主导;土地干燥时,则会长满绿草,形成稀树草原、高草原以及干草原。这些草原一望无际,没有任何阻碍物,狂风能顺畅地呼啸而过,酷热和极寒也能瞬间传遍整片土地。草地能抵御严寒,在被水淹、被火烧、被踩踏或被放牧牲畜食用的情况下仍能继续存活。它们之所以如此繁茂,是因为它们是从基部开始不间断地生长,使其拥有较快的再生速度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根茎交错,能有效利用每一滴雨水,创造了地表的沃土,这就是地球大部分表面被草地覆盖,而大多数动物也是以草为生的原因。
世界各地所有大草原的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1/4,包括北美大草原、欧亚大陆草原(从欧洲平原一直延伸至伊朗东部)、中亚大草原(其延伸的总距离约等于地球周长的1/3)、蒙古草原(正逐渐退化成戈壁沙漠)、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以及非洲大草原。稀树草原上稀疏地分布着灌木和乔木,占据了东非、卡拉哈里沙漠边缘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宽阔地带。还有一些草原随季节变迁而发生巨大变化——6个月干旱,另外6个月淹没在洪水中。但目前为止,最常见的是种植了数万平方千米谷物的草原。的确,人类成功驯化草原意味着“天然”草原所剩无几。
开阔的高草原和灌木丛生的稀树草原的相连之地并不是人类所要关心的。类似地,本章中所用的“草原”一词指的是以草为主要植被的地貌,也是解释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所在。
虽然大部分草无法食用,但我们可以食用以草为食的动物,而纵观历史,人类也正是这么做的。400年前,美洲大草原的生物量要比现在管理集约化的农田多得多,包括6000万头水牛、5000万只美洲羚羊和数群小型动物。但天然草原既有繁荣期又有萧条期,迫使兽群进行迁移。这说明人类也要过着游牧的生活。
草原上的人们,无论是猎人还是牧民,同样要与掠食者生活在一起。群猎杀手(如狼、狮和鬣狗)和单独行动的捕食者(如美洲豹)使草原充满了危机。
本文来自清杉投稿,不代表电子书资源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